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陇西县:实施“村级服务”工程打造幸福“加油站”

来源: 甘肃组工网 更新于: 2022-08-30 08:26:45

构建网格化体系,缩小服务半径。健全“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村党组织体系,将1280个网格、2576个党员中心户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引导410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436名包村干部、2025名村社干部下沉到网格开展服务,做到村情民意收集在网格,服务管理扎根在网格,重点工作落实在网格。聚力前移服务阵地,建设村级便民服务室215个、设置网格(组社)便民服务点1294个、确定民事代办员1687名,进一步延伸便民服务触角,打造“村有便民服务室、组有便民服务点、户有民事代办员”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打造专业化队伍,增强服务能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采取主动谋划精心“选”、锚定目标尽心“育”、宽严相济用心“管”、人尽其才真心“用”等方式,调整村党支部书记6名,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干部10名,调整轮换帮扶工作队成员82名,培养储备农村实用人才1万余人,发展35岁以下年轻农民党员176名,培育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1507名,着力打造一支由村组干部、村民委员会、乡土人才、驻村帮扶工作队为主的专业化服务队伍。探索建立“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办理机制,灵活采用“群众会”“板凳会”“炕头会”等形式,推动民事代办员在一线倾听民声、在一线掌握民意、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调处矛盾。

搭建多元化平台,拓宽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教育、村级议事、信息宣传、为民服务、文化活动”的五大功能,坚持空间变资源,持续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推动阵地功能优化提升。加强开放式服务活动场所建设,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85个,优化农家书屋215个,提升百姓舞台、文体广场215个,探索实施“夕阳”守护、“巾帼”服务、“朝阳”陪伴、“特困”关爱等10余项服务项目,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建立“村民微信群”720个、“乡村公众号”20个,鼓励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注册“抖音”“快手”账号67个,通过开设“云端”课堂,提供政策宣传、技术指导、远程辅导、直播带货等服务,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深化品牌化载体,提高服务质量。以实施“中国药都党旗红”引领保障工程为牵引,深化实施“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和“民事直通车”工程,严格落实“双包一访”工作责任制和“四办”便民工作法,将2346名乡村干部、410名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和2576名农民党员化身村情民意员和民事代办员,细化马上办、代着办、领着办、流动办服务事项和流程,推行“收集、分析、办理、反馈、评议”五步服务法,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322个、帮办代办实事2100多件。深化“双百四联”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选派100名左右副高级以上职称农业专业人才,组成6个专家服务团,指导建设产业基地67个,联系协会、合作社62家、项目15个,辐射带动农户2万多户。

健全常态化机制,提升服务成效。健全民主决策、分类供给、联系服务、经费保障“四项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探索推行“七事四公开”运行机制,民主决策乡村建设、产业培育、村集体经济等方面重大事项396件,引导村级组织实施服务项目224个、委托实施服务项目63个。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全员联系服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92场次。深入开展村集体经济“消薄破五”行动,上半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186.81万元、村均5.52万元。深化“三项指数”考评管理机制,细化考评内容,精简考评程序,加强实绩考核,注重结果运用,切实激发了基层活力,增强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水平。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95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