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三圈”破解人才发展“瓶颈”

来源: 通渭县委组织部 王昇 更新于: 2022-03-10 14:53:17

    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工作。人才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当前,各地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的制约因素仍然突出,难以吸引外来优秀人才扎根基层。各级组织部门应通过拓宽“朋友圈”、优化“成长圈”、构造“生态圈”的措施,着力破解“引才”匮乏制约、“育才”后顾之虞、“用才”刚性束缚的发展“瓶颈”。

    拓宽“朋友圈”,破解“引才”匮乏制约。“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越是坚持五湖四海,越是求贤若渴,人才就越多,社会发展就越快。人才匮乏、素质不高是当前制约人才工作的关键因素。然而,“引才”不是充当“门面”、盲目引而用之。各地要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人才就是抓未来”的意识,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制定灵活可用的引才机制,努力搭建乡村需求与人才需要信息对接“金桥”,借助平台、项目和活动等方式拓宽人才发展“朋友圈”,探索“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柔性引才“新模式”,变“单一引才”为“全方位聚才”。既要主动走出去招才引智,又要打好“乡情牌”,吸引本地在外成功人士、企业家、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激发他们反哺家乡的情感和意愿。要系统梳理本地“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持续开展高校学生“回乡行”活动,与其建立长期联络机制,积极推动大学生“回流”,补齐人才引进“短板”。

    优化“成长圈”,破解“育才”后顾之虞。发掘人才是“引龙入海”,培育人才是“深水养鱼”。各地要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成长圈”,坚持将人才专业培训和党性教育相结合,将理想信念、道德品行、职业操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人才对党和国家全面振兴乡村目标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坚定人才扎根乡村建功立业、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要通过“线上+线下”“点餐+派餐”“理论+实践”“上挂+下派”“老带新”等方式,从农业实用技术、产业规划管理、乡村旅游等方面,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技术推广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让农村涌现出一大批乡村工匠、致富能手和产业带头人。要加大从乡土人才中发展党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组建联合党组织,确保各类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为乡村振兴出力,实现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带动乡村人才培育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保障一体化,着力解决人才发展“后顾之虞”。

    构造“生态圈”,破解“用才”刚性束缚。招揽人才不是终点,引以致用、推动发展才是终极目标。各地要充分构造人才涵养的“生态圈”,强化服务意识,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然而,服务人才不仅仅是给财给物,而是要在满足人才发展所需的条件后,充分给予人才激励关爱,让人才充满存在感和成就感,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要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创业。要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切实解决“用才”刚性束缚,真正为人才松绑,克服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奖项等倾向,把能力更强、水平更高的人才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中去,激发人才内生动力。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根据人才专业领域、成长经历、服务志愿等情况,结合乡村发展实际需求、缓急程度实行双向选择,让人才所用即所需、所做即所长。要善于给岗位、交任务、压担子,切实把人才推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一线,着力培养一批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领头雁”。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457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