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从“冬奥强国”解锁“人才密码”

来源: 嘉峪关市委组织部 戚尚华 更新于: 2022-03-10 14:53:16

    2022年2月21日,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刷新了单届冬奥会获金牌数和奖牌数两项纪录,名列金牌榜第3位,创造了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翻看奖牌榜,挪威稳居榜首,其奖牌数量比第二名整整多出10枚,而回顾历次冬奥会,挪威早已成为冬奥奖牌榜的常客,这个人口不足600万的北欧小国,为何能成就这么多的冬奥冠军?让我们走进挪威,一探究竟。

    好驹良马在草原,成长平台决定施展舞台。挪威雪上人才的发展离不开其优越自然优势,也离不开本土一万多家运动俱乐部和体育学校,扎实的专业力量和培训平台为雪上人才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正所谓有用之地才是聚集人才最强之地,“千里马”只有在“千里沃野”中才能畅意奔腾,人才只有在合适的地方才能有的放矢,发挥自身最大动能,所以“才”固然重要,但“施才之地”也必不可少。在需要结合最新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集中优势力量打造区域、行业联动集成平台,在高技术、关键领域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科技生态园,以优秀的平台吸引、聚集人才、锻造人才,让人才“不引自来”,谋划构造平台成就人才、人才发展平台、平台产出人才的“人才发展生态链”,使不同“竞技场”成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天地。

    万丈高楼平地起,人才厚度决定事业高度。在被问及挪威体育的成功秘籍时,挪威代表团团长图雷·欧弗雷伯强调:一切都始于孩子、父母和俱乐部。一项调查显示,挪威13岁以下儿童冬季运动的参与率高达93%,长期专业、系统的培训造就了一批“雪上冠军”。所以说,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及早谋划、久久为功,就像竹笋生长一样,耐心的蛰伏是为了极致的爆发,静静的等待是为了能量的积蓄。人才培养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更要重视发掘培养,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态势下,需要尽快培养更多具有战略潜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完善优先青年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批高水平、多层次的人才后备队伍,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孟母三迁择良处,良好环境决定发展前景。在挪威,全年至少有4个月,90%的人可以在半小时内抵达最近的雪场,沿雪道建有为滑雪爱好者提供食宿、休息以及专业救援服务的小屋,如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极大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情,让雪上运动成为了挪威人融入本能的热爱。从挪威的“滑雪文化”中可以看出,国家如何重视,社会如何倡导,人民就如何行动。对于人才发展来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和干事环境是他们选择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这样才能为他们创新创造提供更多更大的空间,而薪酬待遇、学习培训、医疗保健、住房安居等方面是他们选择发展的关键因素,全社会应该全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激发出每个人心中“要发展先要成才”的精神自觉,这样人才的源泉才会充分涌流。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457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