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年轻干部要时刻携带“千斤顶”方能扛起千斤担

来源: 定西市委组织部 杨亚勇 更新于: 2022-02-11 18:30:47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从2019年起,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五次出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指明了方向。当下,个别年轻干部涉世不深、世故不浅,对上卑躬屈膝、俯首帖耳,对下颐指气使、态度生硬,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的急功近利、应景造势,哗众取宠、争名夺利,抬高自己、压低别人;有的板凳没坐热,就想换位子,对组织的统筹安排不从自身找问题,怨天怨地,牢骚满腹;有的善于当“算盘子”式的干部,一推一动、不推不动,“佛系”“躺平”,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相去甚远。

    当年,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登上“高处”、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时候,发自西柏坡的“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像响亮的警钟,一直响彻在广大共产党人的心头。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干部要克服心浮气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摒弃不良习气和作风,多谋事,少谋人,其他就会自然天成,组织上自会有合适的安排,坚决不能把所做的成绩当作向组织伸手讨价的筹码。只有时刻带上“谦虚、谨慎、低调”这样永不过期、终身受益的“千斤顶”,方能自觉扛起时代赋予的“千斤担”。

    “谦”为本,把别人举得高,把自己看得低。古训有“满招损、谦受益”的警示,伟人有“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良言,入朝作战期间久经百战的第一副司令员邓华谦虚低调、不重名利、主动让贤,已成为历史佳话,令人敬佩。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老说一些高调的语言,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可能会得势一时,但必定不会长远,终究会被广大群众所抛弃。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年轻干部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而且要信一生、守一生。要时刻向群众学习,向同志学习,向实践学习,以求教的姿态、商量的口吻说话,以家国情怀、公仆意识干事,做到虚怀若谷、见贤思齐、三省吾身。要牢记“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殷切教诲,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发扬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从基层、基础做起,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在啃“硬骨头”、接“烫山芋”、当“热锅蚂蚁”的过程中受历练、壮筋骨、长才干、强本领。

    “谨”为纲,锚定目标鼓足劲,一寸一点稳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引用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典故。但目前有的年轻干部“刚进机关还有样、时间一长就变相”,官不大、僚不小,自以为是、一得自矜,盛气凌人、目空一切,把自己看得重、把群众看得轻,把名利看得重、把事业看得轻,不看他人的辛苦,只看别人的进步,苦心经营,自我设计。有的自我感觉与腐败距离遥远,没有金刚不坏之身,却时常游走于红线边缘,做反腐倡廉的旁观者,一旦脱离监督视线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年轻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度,要有“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心,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讲原则,小事小节中也有讲原则的问题,对于小毛病、小陋习、小错误绝不可掉以轻心,必须高度警惕,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自始至终做到表里如一、谨小慎微、善始善终。

    “低”为要,找准立足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习惯于低处的站位,反而显高。面对改革发展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年轻干部要更加保持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判断力、如磐的战略定力,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恩大有可为的伟大时代,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足够的心劲、心力、心智战胜各种风险考验,努力解决“本领恐慌”,不断提高“七种能力”。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实地看、现场听、当面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境界,以“舍我其谁、在位有为”的责任担当,以“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警醒自觉,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唯干唯实唯先、苦干实干巧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切实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358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