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从“古”“今”之间看《党课开讲啦》

来源: 陇西县委组织部 李对虎 更新于: 2021-12-06 17:51:42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党课开讲啦》第一期《党的光辉历程》播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谢春涛老师为全国党员们带来了一场朴实却意义深远的党课。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深学细思践悟党课,更要在工作和实践中坚定信仰、坚守初心、提高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本领。

    演“古”劝“今”,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坚毅,坚定如磐信仰。在百年峥嵘岁月里,为什么共产党人能“虽九死而犹未悔”“历百折而仍向东”,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获得了政治灵魂,拥有了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摇旗呐喊,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陈乔年身受重刑,宁死不屈,希望自己牺牲后可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为何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甘于奉献、勇于牺牲?唯因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人生如船,信仰便是压舱石,有了压舱石才能行稳致远。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演“古”劝“今”,党员干部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执着信念,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接过接力棒,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继“古”开“今”,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传承,砥砺为民初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旗帜上、融入到“血液”里。长征途中,“半条被子”“一条棉裤”“一盏马灯”“一张借据”“两个红薯”……折射鱼水情深;如今,在川滇黔三省交界、“鸡鸣三省”之地的一个的小村落,村民申昭时受惠于脱贫攻坚政策,自己立起了刻着“感谢共产党”的石碑,见证水乳交融。无数共产党人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行动自觉淬炼党性修养,用“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引奋进方向。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坚如磐石的初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党史学习中领悟共产党人心系人民、造福人民的坚守,汲取勤政爱民的养分,恪守为民服务的信念,做到初心始终如一,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震“古”烁“今”,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决心,锤炼实干本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才会知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才会珍惜生活的来之不易,才能磨砺出干事创业的“铁肩膀”“硬脊梁”。党员干部要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历练,经受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的磨练,要勇挑重担,在群众“最盼”上练苦功、“最急”上练真功、“最忧”上练硬功。要甘当人民的“小学生”,多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促膝谈心,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竭尽全力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以沉入基层的“泥土味”换来干群之间的“亲情味”。要树立“赶考”意识,拧紧思想“开关”,扎实作风“篱笆”,踏踏实实做人民的勤务员,切忌混日子、撂挑子、躲担子。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631128136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