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三个过硬”锻造乡村振兴排头兵

来源: 甘肃省委组织部 更新于: 2021-04-21 16:57:41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基层党员干部是新时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中流砥柱和攻坚力量,必须做到“三个过硬”,努力成为乡村振兴排头兵。

    筑牢政治建设“压舱石”,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政治过硬。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讲政治就是要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上级的决策部署,狠抓工作、实干为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基层党员干部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对大是大非问题不能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缺乏应有的政治鉴别力;对涉及个人利益热衷打“小算盘”、算“得失账”,不能站在扛起乡村振兴政治责任的大棋局上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基层党员干部应当深刻认识到政治过硬时代内涵和实践指向,把提升政治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坚定政治方向、扛起政治责任、增强政治定力,有效应对风险挑战;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在大局中找准工作方向和着力点,坚决克服本位主义;要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确保上级部署要求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时间落实,保证基层一线政令畅通。

    练就干事创业“金刚钻”,坚持不懈强本领,做到本领过硬。“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了“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也对基层干部练就过硬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基层党员干部有干好工作的激情热情、也有振兴乡村的拼劲闯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问题普遍存在。基层党员干部应该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要把乡村振兴作为成长锤炼的“考场”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多到基层一线、急难险重项目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提高政策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积极参与到发展农村产业、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城乡融合发展等具体工作中,锤炼真功夫,展现真风采。

    打好转变作风“持久战”,弛而不息改作风,做到作风过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基础、最坚实的力量便是基层党员干部。乡村的稳定与发展、文明与和谐,离不开一支作风过硬的乡村干部队伍,只有地基稳固,才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当好乡村振兴的“精兵强将”。当前,基层党员干部主流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漂浮,组织纪律观念不强,漠视群众利益,服务态度差,缺乏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身段,主动深入基层一线熟悉村情民意,沉下身子苦干实干,扎扎实实办一些群众期盼的实事好事;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玩花架子、不搞假把式,切实在实干上下功夫,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做真功、出实招;要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搞“闭门造车”,不做拍脑决策,多到发展困难多、民生问题多、社会矛盾多的地方去,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以干成事的积极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735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