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换届选举工作成果,庆阳市重点从党性教育、新老交接、指导谋划、业务培训、传授帮带、建章立制、培养储备、激励关爱等八个方面,扎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后续工作。
党性教育到位,确保思想“不含糊”。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引导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从党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光荣传统、优良作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仰信念,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华池县各乡镇组织村(社区)干部从学习南梁革命根据地史入手,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组织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廉洁典型教育、反面警示教育、岗位责任教育,引导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知敬畏、存戒惧、守规矩。镇原县各乡镇召开新任村(社区)干部廉政集体约谈会,由乡镇书记、纪委书记主讲廉洁履职“第一课”,教育引导村(社区)干部迈好履新“第一步”。环县各乡镇集中组织新任村(社区)干部观看《家风之殇》《蝇贪之害》等廉政警示教育片,警示村(社区)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新老交接到位,确保运转“不断档”。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统一组织各村(社区),按照交接程序和有关法规对印章、办公场所、办公用具、集体财务、工作档案、债权债务及其他遗留问题及时移交给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将交接情况和重点事项张榜公布,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及时变更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信息,重新换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统筹做好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数据维护工作。及时收集整理换届工作纸质材料和音视频资料,按要求建立换届选举档案,将重要资料上交乡镇(街道)党(工)委保存。合水县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为每名村党组织书记建立个人档案,同步建立电子档案,要求各乡镇党委严格落实“凡动必备”规定,防止随意更换、频繁调整。
指导谋划到位,确保工作“不松劲”。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按照“十四五”规划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指导各村(社区)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积极走访了解,立足村(社区)实际,深入研究任期内本村(社区)发展思路、建设目标、拟办实事以及个人履职等,制定出台班子及其成员任期工作目标,分解年度任务,细化具体落实措施,分别向党员群众承诺、向乡镇(街道)党(工)委承诺。镇原县积极组织开展新任村干部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带着任务,访遍所有村民小组、访遍所有脱贫户、访遍所有致富能人,建立发展短板、项目需求、增收门路台账“三带三访三建”村情摸底行动。环县组织新任村干部以“拉家常、讲政策、听建议、解难题”的方式开展村情民意“大走访”。西峰区组织新任社区干部、网格员下沉居民小区和楼院,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办理在一线、感情融合在一线。
业务培训到位,确保能力“不落后”。按照分级负责、全面覆盖的原则,市县组织部门将新任村(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全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由市级组织、民政部门对重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进行培训;县(区)组织、民政部门部负责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开展1次集中培训;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对其他村(社区)干部开展1次集中轮训。市委组织部积极联系河南省濮阳市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计划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市级示范培训,主动协调国家开放大学(甘肃)庆阳学院,开设农业农村相关专业,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通过远程开放教育取得专科、本科学历。庆城县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综治、司法、民政等职能部门配合,围绕“党建、综治、发展、民生、扶贫”五个专题,对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村(居)监督委员会干部开展业务培训。
传授帮带到位,确保角色“不走偏”。建立传帮带机制,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帮助新任村(社区)干部尽快进入角色,充分发挥作用。环县建立落实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帮带新任村干部机制,采取谈话交流、现场指导等帮助新任村干部提升履职能力,全县148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与252名新任村干部结成帮扶对子,其中87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与90名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帮带关系。镇原县建立新任村(社区)干部“一对一”帮带机制,每村确定1名科级干部、2名一般干部蹲点包抓全盘工作,采取“科级干部联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般干部联系村级副职干部”的办法,人均帮带1至2名新任村(社区)干部,带学业务知识、传授实践经验。
建章立制到位,确保制度“不虚设”。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指导各村(社区)建立村(社区)“两委”班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齐心干事的制度机制;制定和完善“四议两公开”、民主评议等主要规章制度,规范重大事务决策,财务收支、审批和村务公开程序;健全党组织领导、其他组织各司其职协调运转、充满活力的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治理体系;健全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通过建立健全村(社区)各项规章制度,全力推动村(社区)组织规范运行,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巩固换届成果的良好局面。
培养储备到位,确保队伍“不脱节”。针对换届中村(社区)干部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符合换届政策条件人选较少、下派乡镇(街道)干部较多等问题,指导督促县(区)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村(社区)后备干部储备培养工作,突出“双好双强”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按照村(社区)“两委”班子职数1:1的比例储备培养后备干部,按照1:2的比例储备培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帮助各村(社区)普遍建立后备干部库,及时将后备干部吸纳到村(社区)配套组织,进行重点培养,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对不适宜作为后备干部的,及时进行调整。宁县明确要求下派干部要把发现培养本土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积极为村级发展储备优秀带头人后备人选。
激励关爱到位,确保激情“不减退”。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与换届新当选的和落选的人员及时进行谈心沟通。对在换届选举中新当选的村(社区)干部,与他们谈思路、谈发展、谈今后工作;对落选的村干部,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和进退去留,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支持新班子的工作,继续发挥所长为本村(社区)发展作贡献。正宁县对符合发放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条件的村干部,及时办理生活补助发放审批手续,做到在职有待遇、离任有保障。合水县从今年1月开始,将未“一肩挑”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年报酬提高到3.6万元,其他村干部年报酬提高到3.4万元,进一步激发了村干部干事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