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白银区:激发人才要素活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来源: 甘肃省委组织部 更新于: 2021-03-10 09:50:54

    白银区坚持“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的工作理念,把人才工作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着力在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个抓手”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健全“基地建设、激励保障、高效服务”的人才服务体系,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保障。一是建强基地搭好人才“新舞台”。依托省级园区大坪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新型农民培训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基地。依托水川湿地公园挂牌建立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着力搭建来银专家人才学术交流和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二是强化激励释放人才“新动力”。严格落实“先引进后备案”制度,动员吸引专家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建立11个名师工作室,为160名公费师范生落实每月1500元生活和住房补贴,2020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78人,评定正高级教师10名、副高级189名。依托工业园区引进紧缺人才70人(博士15名、硕士27名),入驻60家企业。三是优质服务营造爱才“新氛围”。为28名优秀专家人才申请办理“陇原人才服务卡”,提前摸排符合“铜城人才服务卡”申请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在银西产业园建成人才公寓2幢92套,配套了工作餐厅,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

    “三项举措”汇聚人才工作合力。完善人才引进工作举措,集聚各类人才助推乡村振兴。一是选优“头雁”队伍引领乡村振兴。通过换届吸纳158名在外优秀人才、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大学生进入“两委”班子,其中32人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5名专职化书记领办创办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二是回引返乡人才带动创业就业。实施乡村人才回流创业扶持计划,吸引返乡创业人员60人,培育发展了马铃薯、草莓、花椒、菊花等种植产业和软儿梨三泡台等加工产业,建立扶贫车间7个,为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三种方式”提升人才培育质量。聚焦乡村振兴发展需要,打造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富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是专业培训促提升。分层分级开展素质提升培训,加大对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夯实乡村振兴组织领导。统筹人社、农业农村、扶贫等部门资源,完成贫困户、种养殖大户等实用技术培训3500余人次。二是外出实训增本领。先后组织260名村干部、致富带头人赴福建、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农业产业、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先进经验做法,选派龙头企业负责人、新型农民等参加全省农村人才培训3期60人次。三是人才下乡助交流。组织专家人才深入田间地头、合作组织开展“帮带式”“互助式”培训帮扶,举办学术讲座、技术指导20余期1000余人次,提供咨询服务1300余次,解决农业技术问题43个。

    “三个聚焦”发挥人才最大效能。聚焦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各类人才资源,推动人才作用发挥、成果转化落到实处。一是聚焦服务产业发展,汇聚乡村振兴“新优势”。大力挖掘水川、四龙沿黄优势,武川、强湾土地资源优势,王岘城郊优势,吸引各类人才、资金投入特色小镇建设、种养殖业、物流服务业、乡村旅游等领域,培育龙头企业51家。累计投入8.6亿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精品特色村15个、省级清洁村庄45个。二是聚焦打造数字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新业态”。成立白银区数字经济发展中心,举办网络主播人才专题培训班,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农产品百余场次,销售额达2500余万元。三是聚焦壮大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充分发挥村级带头人和乡土人才引领发展作用,依托村级产业优势精准施策,区财政每年支持200万元,实施集体经济扶持发展项目12个,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全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719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