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夏河县:党建链串起产业链 共富工坊聚势兴乡村

来源: 甘肃组工网 更新于: 2025-10-29 15:37:12

今年以来,夏河县创新实施“抱团发展·共富工坊”聚势行动,通过建强组织堡垒、完善利益联结、培育产业生态,推动基层党建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组织强、产业兴、农民富的共富之路。

建强联合党委,筑牢抱团发展“桥头堡”。坚持“地缘相近、资源统筹、优势互补、链条延伸”原则,打破村域行政壁垒,在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由乡镇党委牵头成立民宿、拉拉产业、乡村旅游、园区4个特色产业发展联合党委,发挥“规划指导、资源整合、服务协调、监督保障”职能,构建“党委定方向、支部抓落实、党员当先锋”的工作体系。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分层推进“党委议产业布局、支部议合作模式、党员群众议利益分配”,梳理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等优势资源6类,及时破解技术瓶颈、销售渠道等难题,推动形成一个联合党委、一个主导产业、多个合作社协同发展的格局。

创新联结机制,激活产业增收“动力源”。以“共富工坊”为载体,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牧民深度融入产业发展链条。整合项目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规划打造37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共富工坊,涵盖牲畜养殖、特色种植、手工艺品等多个领域。探索“基础收益+效益分红+劳务报酬”三重增收模式,村集体以土地、闲置厂房等资源入股工坊获得固定收益,农牧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入社务工得薪金、年底分红得股金”实现多元增收。建立“党员联户”制度,120余名党员技术骨干与农牧户结成帮扶对子,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等“点对点”服务,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

培育人才队伍,夯实持续发展“人才基”。把人才培育作为共富工坊长远发展的关键,实施“新农人培育计划”,联合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通过“专家授课+基地实训+导师帮带”模式,重点培育懂技术、会经营、善创新的乡级“新农人”和“乡创客”。建立“人才+项目”绑定机制,安排培育对象牵头工坊特色项目,给予启动资金、技术指导等支持,让农牧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已建成投产工坊21个,吸纳892名农牧民就业,其中脱贫户、留守妇女等重点群体占比达62%。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2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