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山县深入实施“引雁归根”工程,以“建网聚雁、行动引雁、服务留雁”为抓手,推动人才回归、智力回流、项目回投同频共振,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织密“归雁网”,乡情暖巢引凤栖。按照“纵向分级、横向分块、条块结合”的思路,构建县委人才办牵头、15个乡镇和8个行业协同的联动模式,精准联络378名科研专家、企业高管等在外优秀人才,依托商会、驻外招商引资工作站、流动党员党组织等机构,建立武山籍在外优秀人才联络站,编织跨地域人才服务网。推行“一对一”精准联络行业领军人才,乡镇常态化关怀其他人才,县乡两级走访慰问人才及人才家属600余人,及时帮助解决就医、入学等难题,以“家乡温度”唤醒游子归乡热情。
奏响“归乡曲”,精准引育注活水。开展“武山学子五进”(进机关、社区、企业、场馆、基地)活动,梳理优质岗位吸引武山籍优秀毕业生与高技能人才返乡建功。利用春节等节假日人才返乡契机,邀请在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县情考察、座谈恳谈会等活动,为家乡发展献智献策。借助兰洽会等招商引资平台,联动“人才夜市”“直播带岗”等载体,组织83家企业提供2100多个岗位,吸引企业家、返乡创业者投身主导产业与乡村振兴。利用名医工作室、星创天地、众创空间等平台,推动县内单位与在外人才在项目合作、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上深度对接,新建名医工作室2个,柔性引进团队1个、专家11名。
厚植“留雁土”,全链保障促发展。编制《人才服务指南》,从简化企业注册到税收优惠,从培训补贴到人才评聘,贯穿人才发展的各个环节,解决返乡人才实际困难。落实县级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县级领导包联各类人才52名,及时推荐申报“陇原人才服务卡”。打造人才服务型社区与“候鸟型”人才服务站,提供“一站式”服务,为返乡人才企业提供注册登记、社保缴纳、税务登记、政策申报等服务,让人才在乡情浸润与政策护航中“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开设“人才赋能智汇渭川”专栏,刊发典型事迹,联合开展青年人才联谊活动,营造“尊重人才、服务人才、争当人才”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