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优势作用,组织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进万家、解难题”行动,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小区楼院和群众家中,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织密组织体系,推动资源下沉赋能。构建全域网格体系,建立“市级统筹、县区主抓、乡镇落实、村社协同”四级联动责任体系,采取划片联户方式,建立覆盖城乡、条块结合、全域联动的网格,组织1.2万名党员干部下沉担任网格指导员、联络员,确保每个网格有党员负责、每户群众有干部联系。建强专业调解队伍,推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定期评单”等方式,择优选聘网格员,建强镇村调委会980个,个人调解室135个,选聘30名“金牌调解员”建立人民调解专家库,推动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在第一时、化解在第一线。打造立体诉求平台,构建“线上受理+线下跟进”闭环,运用“逢四说事”、“有事说一声”等线下议事协商平台和“平凉快办”、“网上信箱”等线上反映问题平台,引导群众主动诉说需求,实时跟踪处理问题,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
聚力多元共治,提升综合调解效能。凝聚关爱力量,聚焦困难重度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组织6.7万名党员干部深入1560个行政村和社区,开展结对联系、走访探视,与2.3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度残疾人、特困人员结对“认亲”。做实暖心服务,聚焦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难题,发挥在职党员作用,推行“控辍保学+助学帮扶”、“家庭医生签约+远程诊疗”、“技能培训+岗位对接”等模式,发放助学金480万元,开展巡回义诊1079场次,助力1860名困难群众稳定就业。破解难点纠纷,聚焦排查发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基层党组织按照“公家事、大家事、自家事”界定类别,发挥警调、诉调、检调、访调“四调”对接作用,排查化解邻里纠纷、征地拆迁、公共安全等问题1.8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6.5%。
创新服务供给,构建长效为民机制。完善预警提醒机制,推行“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依托基层党组织网格化管理、陇情E通等信息平台,整合网格事件上报、矛盾纠纷调处、民生诉求响应等数据,建立民情数据库,实现问题精准识别、资源智能匹配。优化协同响应机制,坚持“响应及时、服务精准、保障有力”,健全跨部门协调联动和“吹哨报到”机制,推动民政、人社、卫健、教育等部门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形成基层点单、部门响应的高效协同格局。健全督促落实机制,落实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机制,明确每年下沉基层时长、任务要求及考核标准,对收集到的问题诉求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明确办结时限和责任主体,对长期未解决的复杂问题提级办理,推动服务群众制度化规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