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来源: 康乐县委组织部 苏秀玲 更新于: 2025-10-15 08:37:14

9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应当铭记历史,大力弘扬这一精神,以坚定信念与无畏勇气开拓未来,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为凝聚民族复兴伟力注入不竭力量。

铭记历史,以史为鉴照亮前行之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抗战终迎曙光。回看那段浸满血与泪的历史:3500多万同胞伤亡,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80载岁月流转销毁不掉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暴行“铁证”,消散不了中华民族脊背上镌刻的屈辱印记,反而时刻警醒着每一位中华儿女: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要挨打,分裂就要挨打,委曲求全求不来真安全,割肉饲虎换不来真和平。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时刻强化枕戈待旦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才能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传承精神,勇担使命续写时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烽火硝烟虽已远去,但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伟力,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始终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饮水思源,永志不忘。今天,我们血脉中熔铸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始终牢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各自岗位上实干笃行,把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敬仰,化作爬坡过坎的闯劲、精益求精的钻劲,奋力谱写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秉持正义,捍卫和平铸就美好未来。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必然失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要从抗战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强权霸凌行径大行其道、危害深重,人类又一次站在团结还是对抗、和平还是战争的十字路口。中华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会始终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发展振兴的同行者、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将对和平的珍视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团结协作,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对历史最好的铭记,是携过往之力赴光明未来。我们当以捍卫世界和平的胸襟,执抗战精神之笔绘复兴宏图,用实干浇灌梦想、以担当续写荣光,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2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