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简洁有力、质朴深刻。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等各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余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干革命、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增进民生福祉锚定方向。从就业的稳固拓展到教育的优质均衡,从医疗的普惠可及到养老的安享无忧,再到社会治理的精细高效,桩桩件件皆是关乎百姓冷暖的大事,更是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关键标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然而随着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加深、内部经济运行面临挑战,如何落实好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持续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如何把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实施好,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如何扩大普惠养老服务覆盖面,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水平……都需要广大党员扛起责任、创新思路、奋发有为,把各项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深入基层一线,倾听人民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充分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答好人民群众“幸福卷”。要带头践行群众路线,通过调查研究、民主协商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痛点,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范脱离群众危险,以实际成效赢得民心、汇聚民力,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群众基础。要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理念,以扎实工作作风把呼声变为掌声、把点题变为点赞,在家长里短、嘘寒问暖中交群众心,在优化服务、破解痛点中暖群众心,在规范用权、尽心履职中安群众心,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在取信于民、凝聚人心的过程中汇聚起强大的发展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