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进一步下大气力把党建设好,打造一支党性纯洁的队伍、纪律严明的队伍,使我们党始终不负人民,团结带领人民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不松劲”的韧劲深化学习、以“不懈怠”的态度查改问题、以“不止步”的担当服务人民,书写作风建设“常”字篇章。
绷紧思想之弦不松劲,书写常学常新篇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理想信念的松动与思想认识的偏差。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将理论学习置于首位,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精准把握对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从思想深处筑牢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与坚定性。要坚决摒弃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态度,在“深学”上下足苦功,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及其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在“细悟”上力求透彻,紧密联系实际促转化。将理论学习与个人思想改造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常态化开展对照检视与反躬自省,深入剖析自身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不断校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源头上增强抵制歪风邪气、弘扬优良作风的免疫力。
拧紧查改发条不懈怠,书写常省常进篇章。作风建设成效如何,最终要落脚到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上。查摆问题切莫“雨过地皮湿”,整改落实切忌“雷声大雨点小”,必须拿出不敷衍的认真劲,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要深查细照找病灶,敢于直面痛点堵点,重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制约事业发展的作风顽疾,特别是那些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沉疴痼疾”。主动深入基层一线、服务窗口、项目现场,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用好网络平台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和服务对象呼声,确保问题查摆“接地气”“见真章”。要真刀真枪抓整改,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要立行立改,不拖延、不推诿;对于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要制定阶段性目标,稳步推进,确保整改工作有序开展,不断净化政治生态,提升治理效能,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赢得群众信任、推动事业发展。
校准为民航向不止步,书写常践常行篇章。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在于践行党的宗旨,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检验作风建设的成效,最根本的标准是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真正提升,急难愁盼问题是否有效解决。要躬身力行,沉到一线解民忧,带着问题、带着感情深入田间地头、社区网格、工厂车间,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面对面、心贴心交流。要以民情恳谈会、入户走访、线上民意直通车等多种形式,广开言路,原汁原味记录群众诉求,建立详实的“民情日记”和“问题清单”,坚决摒弃“盆景式”调研、“悬浮式”倾听。对收集到的群众诉求,特别是急难愁盼问题,迅速响应、分类处置、限时办结,下大力气根治“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顽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转变的温度和速度。要担当作为,攻坚克难践使命,在抢险救灾、应急处置、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改革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的第一线,党员干部要挺身而出、担当作为,用行动诠释初心,在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淬炼过硬作风、创造过硬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