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聚焦减负增效、绩考融合,持续优化公务员绩效管理体系,牢固树立“干多干少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有效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目标牵引全覆盖定绩。明确考核重点,量化具体指标,压实工作责任,有效避免考核从抽象到抽象、凭感觉下结论。聚焦发展明确目标,科学制定《年度目标任务清单》,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立涵盖单位、科室、个人的三级指标体系,形成包括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和动态指标在内的137项具体指标,实现目标任务的精准量化。细化任务靠实责任,将年度指标分解为季度任务,逐项明确质量标准、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形成组织绩效施工图、个人绩效计划表,确保组织目标与个人绩效无缝衔接,推动“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动态调整优化指标,及时更新完善共性、个性指标,将临时性、突发性等专项工作全部纳入动态指标,确保重要指标不缺项、一般性指标应减尽减,实现考核内容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化繁为简全周期执绩。严格过程管理,注重减负增效,强化日常督导,推动公务员按制度履行职责、按计划推进工作。数字化赋能助力,开发建成集绩效考核、统计分析、预警提醒等功能的绩效管理系统,整合日常工作纪实、任务完成质效、考核评价结果等多元数据,实现全流程线上运行,各类表册较原来减少67%。集约化考核提质,严格控制考核总量和频次,将公务员平时考核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建立“周纪实、月小结、季考评、年汇总”绩效执行机制,紧盯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进展,从日常记录到年度考核做到全过程贯通。精准化督导增效,构建“监测—预警—督办”的全链条督导机制,综合运用工作调度、日常督查、线上监测等措施,全面掌握工作整体成效、时序进度、困难梗阻等,对滞后事项分级提醒督办,确保过程可控、结果可信。
客观公正全要素评绩。优化方法路径,合理设置权重,加强绩效反馈,引导公务员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问题、服务发展上。坚持多维评价,聚焦任务完成质量、创新实践成果、问题整改闭环等关键指标,通过“集中晒绩、实绩量化、分级评价”等方式,形成科室、个人绩效档案,按季度系统性复盘和全景式扫描,实现对政治品行、工作能力多维度精准画像。树牢平时导向,将季度考核成绩按不低于60%的权重计入年度考核,年度考核结果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平时考核结果“好”等次不得少于一半,且无一般、较差等次,打破“年终一考定乾坤”模式,树立比在平时、优在平时的鲜明导向。注重反馈纠偏,采取“集中点评+个人谈话”相结合的方式,既公开晾晒成绩、树立标杆,又“一对一”反馈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同时注重倾听诉求和建议,形成“考核—反馈—改进—提升”的良性循环。
奖优促劣全方位用绩。健全工作机制,抓好政策落实,强化激励约束,使绩效管理从“纸面要求”转为“真评真用”。建立结果关联机制,坚持把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纳入公务员“选育管用”全过程,与评优评先、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发展党员、教育培训等全方位挂钩,对连续获评“好”等次的公务员,予以重点倾斜、重点培养。发挥考奖激励作用,对当年平时考核结果均为“好”等次的年度考核优先确定为优秀等次,对连续三年确定为优秀等次的记三等功,晋升职务职级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并及时落实奖励措施。抓好分类督促整改,对工作中存在薄弱点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锻炼;对工作滞后、状态不佳的,及时开展提醒谈话,帮助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对绩效评价结果长期靠后的,综合人岗适配度动态调整,督促立足岗位履职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