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智”汇如意甘肃 “数”启文旅未来——中组部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陇上行”大数据和文化旅游组座谈会特写

来源: 新甘肃客户端 更新于: 2025-09-24 17:01:21

9月22日,中组部高层次专家咨询服务活动“陇上行”大数据和文化旅游组座谈会分别在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师范大学举办。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7名专家齐聚黄河之滨。这是一场“最强大脑”的聚会,为甘肃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这是一次“干货满满”的咨询,为甘肃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指点迷津。

专家团在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专家团调研先行,精准把脉。为提升咨询服务的针对性,他们于会前密集走访了丝绸之路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简牍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等7家代表性单位。

“敦煌莫高窟、定西马家窑遗址、庆阳南佐遗址……甘肃坐拥如此丰厚且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如何有效发掘、研究、展示和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徐良高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一直思索着这个问题。

座谈会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座谈会上,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人事处处长罗显斌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近几年,甘肃深度挖掘自身文旅资源优势,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如意甘肃’品牌日益响亮。但是,文旅产业如何进一步做强规模、延伸链条、提升市场竞争力?”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认为,人才是基石,甘肃应系统规划教育资源,明确人才分类培养路径,强化学科平台建设与交叉融合,构建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合作是两翼,既要主动地“走出去”借智借力,也要自信地“引进来”强化内核,最终形成独特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进入数字时代,甘肃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文旅产业的应用与实践,“数智”赋能文旅,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产业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钱岭认为,当前,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亟需精准规划。政府应率先牵头,明确本地重点产业,如文旅、畜牧、化工等产业的算力需求规模与现有来源,避免设施“建非所需”造成浪费。(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2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