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自我批评不妨少一些“但是”

来源: 金川区委组织部 隋哲 更新于: 2025-09-15 13:29:23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 。”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

然而,在开展自我批评的过程中,有一个词语出现的频次很高——“但是”。起承转合当然离不开“但是”,可如果“含量”过高,同样可能走入误区。

自我批评中的“但是”,不但模糊了重点、偷换了概念、回避了矛盾,而且让“红红脸、出出汗”走了样、变了味,不敢正视自身的谬误、失误、错误,既削弱了“自我革命精神”,又削弱了“斗争精神”。比如,有问题“但是”也有成绩、有不足“但是”也情有可原;再如,顾左右而言他,先谈一些相对好的方面,再讲“但是”,含含糊糊、遮遮掩掩;还有的甚至以讲道理代替谈问题、以客观局限掩饰主观懈怠、以普遍问题代替个性问题。

这样“但是”前浓墨重彩、“但是”后一笔带过,名为自我批评,实为变相表功,从本质上看是不敢直面问题的犹豫,没有把自我批评作为警示提醒、督促整改的有力武器。

倘若把对照检查当作“照镜子、正衣冠”的过程,实际上更应该“暗自窃喜”,因为查摆出的问题越多、越实,对改进工作就越有帮助。如果大家都奉行“鸵鸟政策”,就会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很可能导致班子貌合心不合、外顺里不顺,关键时刻就会不团结、不和谐,从而影响党组织的声誉和威信。

自我批评是刀刃向内的过程,只有坚持原则,才能避免蜻蜓点水、隔靴搔痒。“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开展自我批评,必须敢于较真,要结合群众反映的问题、谈心谈话指出的问题、党员评议评出的问题,刀刃向内“挖病灶”、直指要害“亮软肋”,挖出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要对应党章党规党纪,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问题找准找实,对自己进行精准“画像”。

对于一个集体而言,坦诚相待、有一说一,是彼此信任、相互团结的表现。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轻描淡写,你射一个虚靶,我放一个礼炮,像这样的通用话术多了,只会让班子间的关系越加客气、越加陌生,导致推进工作的“火力”越来越乏力,到头来“炉子”再也锻不出真金白银。主要领导要以“向我开炮”的勇气,首先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为其他同志树立标杆。相互批评要真点问题、点真问题,杜绝“希望式”、“建议式”、“表扬式”的批评,一针见血指出同志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在原则问题上含含糊糊,在是非问题上“和稀泥”,要让人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让被批评者心悦诚服,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直面问题,才能“善补过”,“不贰过”,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炉火烧的越旺,越能锻造出实绩为证的真金白银。自我批评并非针对个人,而是通过个体的查摆,对工作进行一次检视和纠偏,应当使之成为我们工作中的一种自觉、一种责任。要奏好会前学习、谈心谈话、自我检视和相互批评的“前奏曲”,也要用心用力写好整改落实的“后半篇文章”,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接受并立即整改,不能让原因停留在材料上,让问题停留在台账上。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整改落实,并适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看整改是否彻底,问题是否反弹,效果是否明显,要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和批评,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2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