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舟曲县始终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关键抓手,坚决扛牢主体责任,以“早”字为先谋布局,以“实”字为要抓落实,聚焦排摸研判、人选储备、风险防范等关键环节靶向发力,为换届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筑牢坚实基础。
“四方联动”精准研判
“今年我们从3月份开始就提早组织开展‘村级班子运行大研判’集中调研活动,深入排摸存在村情选情复杂、信访矛盾突出等问题的村,分类别进行研判,为村(社区)‘两委’换届打好基础。”舟曲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袁郑军介绍道。
舟曲县构建“县级统筹、部门协同、乡镇主抓、村级协同”的四级联动体系,把排摸研判做深做细。县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19个乡镇调研,县级包乡领导带队走遍204个村(社区),与群众坐炕头、聊家常,累计收集意见建议500余条。县委组织部组建5个调研组,通过“听汇报、查台账、看现场”方式,对村(社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开展集中评估,分四类对204个村(社区)分类标注,将30个矛盾突出、基础薄弱的村列为重点攻坚对象。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包联,通过与现任班子成员、老党员、村民代表、重点人群“四必谈”,工作现场、民生项目、信访记录“三必看”,全面摸清村情民意,建立“一村一策”台账,明确整改措施210余项。村(社区)党组织对2230名“两委”成员逐人谈心谈话,既了解工作实绩,也掌握思想动态,精准掌握人选底数,按“在不在岗、愿不愿留任、能不能胜任”标准筛选,确定拟留任党支部书记154人,同步做好32名离任人员思想引导和后续安置。
“四环相扣”储备良才
“通过参加培训我明确了做一名合格村干部的要求和标准,镇党委还为我们‘一对一’安排了结对帮带责任人,传授开展村级工作的经验方法,提前熟悉支部工作,我对村干部工作更加有信心了。”憨班镇憨班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尚孝龙说道。
舟曲县坚持以“选育管用”四项闭环机制建强后备队伍,为换届提供人才支撑。按“432”标准精准筛选,通过政治素质、格局境界、自身发展能力、一贯表现“四看”,群众口碑、个人任职意愿、家属支持态度“三听”,部门联合审查、履职承诺公示“两查”,最终储备后备人选403人,年龄学历实现梯次搭配。聚焦能力分层培育,建立“县级导师+乡镇班子成员+现任村干部”帮带体系,为后备人员“一对一”配对导师,开展“政策理论+实务技能”培训3期覆盖349人;选派120名后备人选参与防火防汛、矛盾调解等急难险重任务,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其中23人因表现突出获群众点赞。动态调整严把关口,制定村干部任职负面清单,明确不适宜任职情形,统筹纪委、公安、民政等部门开展“联审会诊”,对403名后备人选全覆盖审查,因不符合条件调整优化15人。健全机制压实责任,建立后备队伍“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镇一库”,择优推选15名后备人选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实践锻炼,新招录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5人,引导15名任满五年的书记转任合适岗位,持续发挥经验优势。
“四治发力”消除风险
“按照县上统一安排,我们组织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对一些重点村挨家入户开展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对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坚持抓早抓小,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村级换届扫清障碍。”南峪乡党委书记李广平说道。
舟曲县坚持问题导向,以“四治”举措化解风险,营造清朗换届环境。靶向施策“治软”,对照“班子软弱、矛盾突出、服务薄弱”等7类问题,排查确定14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落实“四个一”包抓机制,通过派强第一书记、规范组织生活等措施,靶向整治1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班子凝聚力显著增强。联动攻坚“治患”,会同政法、公安等部门开展矛盾纠纷“百日大化解”行动,组织200余名民辅警、法律顾问下沉村(社区),排查化解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问题;在30个重点村推行“民警进班子”,充实基层治理力量,矛盾隐患化解率达95%。审计巡察“治本”,组建5个经济责任审计组,对204个村(社区)开展“全覆盖”审计,重点核查惠民资金发放、集体资产处置等事项,发现并整改问题,从源头规避经济问题引发的换届风险。对村巡察“治标”,完成对村(社区)巡察全覆盖,对6个问题较多的村开展“回头看”,建立问题清单蹲点整改,为换届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优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