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基层工作要善用“网民语言”

来源: 华亭市委组织部 王秀琴 更新于: 2025-09-15 13:29:44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听出民生温度、用情落实民生诉求、用力讲透政策力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政策更接地气、工作更见行见效、服务更贴民心。

基层是智慧的“富矿”,是科学决策的“源头活水”,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才能做到胸中有方、手里有招、脚下有力。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重要工作方法,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将“管线入地”解释为“告别‘蜘蛛网’,天空更清爽”,把“加装电梯”描述为“一键直达,告别‘爬楼苦’”,把“公共空间优化”说成是“给咱家门口添个‘遛弯聊天大客厅’”……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符合网络传播特点的表达迅速在居民微信群、朋友圈“刷屏”,引发热烈讨论。群众不仅清晰理解了政策红利,更踊跃在线上留言区提出具体建议,基层干部实时在线收集、梳理这些“网言网语”,及时调整方案细节,真正实现了政策制定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让党的声音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民生的难点、痛点,老百姓最能切身感受,民生政策准不准、好不好,老百姓也最有发言权。在基层工作中,善于运用生动鲜活、贴近群众的网民语言,能够有效打破沟通壁垒,让政策解读更通俗易懂、民生诉求更精准传达。广大党员干部应主动融入网络空间,通过社交媒体、线上平台等方式,用“接地气”的表述讲解养老政策,用“表情包”传递服务信息,使政策红利直达民心,真正将“键盘上的民意”转化为“行动中的实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网民语言”成为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要主动走进群众的生活圈,担当起“政策翻译官”的角色,摒弃照本宣科的机械传达,以真诚的态度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聚焦群众的关切点,精准回应群众的真实需求,让政策宣传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让政策红利充分惠及每一位群众。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2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