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紧盯园区工业企业聚集、党建基础较为薄弱、流动党员管理难等问题,探索党建工作与园区服务、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推动党建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
理顺管理体系,靠实“责任链”。建立“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两新工委归口指导、行业党委统筹推进、园区工委兜底管理”的园区党建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议,研究解决园区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严格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建入章”等制度,18个园区非公企业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5名党组织书记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担任,推动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新建活动阵地、流动党员服务站,为园区党员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关心关爱等多元化服务。
攻坚“两个覆盖”,建优“组织链”。采取“实地走访、电话询问、数据对比”等多种方式,对园区内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全覆盖排摸,动态更新工作台账,做到工业企业数、从业人员、党组织设置、阵地建设等情况底数清、数据准、信息实。按照“分类施策、应建尽建”要求,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统建、行业联建等多种方式成立党支部,覆盖“三有”企业12个。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选派党建指导员,指导服务园区22个企业,实现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党建带群建,加大园区企业群团组织建设力度,累计组建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妇联组织17个。
凝聚先锋力量,延伸“作用链”。持续深化理论武装,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教育培训等方式组织园区党员开展集中学习,依托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党课开讲啦”等,引导党员职工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建立党员骨干“双向培养”工作机制,重点在企业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年轻技术骨干和一线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常态化开展“三岗联创”、承诺践诺等活动,在生产一线、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重要岗位中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示范岗12个,党员带头承诺事项121条。
建立联系机制,强化“服务链”。建立联系包抓制度,管委会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系22个园区企业,包抓领导和党建指导员采取实地走访、电话了解等方式,为园区企业解决施工保障、电力配套、企业用工等问题120余个。大力培育规上工业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绿色工厂企业,8个品牌被命名为甘肃省著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