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环县:探索构建农区基层党建新格局

来源: 甘肃组工网 更新于: 2025-08-29 08:58:45

今年以来,环县聚焦“产业兴旺、强村富民”目标,深入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加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形成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层基础更加稳固、引领作用更加凸显的农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完善农区党建联建机制。推动支部联建,按照“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产业相连、资源互补、村情相近”原则,打破地域限制,探索强村带弱村、构建联合体党组织、片区联建三种模式,成立联村党委2个、组建片区党组织22个,覆盖110个村、占全县的43.8%,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推动“村企联建”,推行新形势下村企结对共建机制,整合村企地域、资产、资源等优势,建立村企联建项目清单,通过项目合作促发展、劳务合作促增收、产业合作促共富,以企兴村、以村促企。推动“村社共建”,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谋、事业共兴”的思路,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金、资源优势和村办合作社(强村公司)的经营、服务、渠道等优势结合,统筹推进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融合发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壮大农区振兴人才队伍。建强头雁队伍,推行村干部专业化选聘、本土化培育、梯队化储备建设,拓宽用人渠道,累计选聘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95名,选育3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雏雁”担任村“两委”正职助理,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504名。建强党员队伍,严把发展党员质量,从返乡青年、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中的发展党员54名,其中35岁以下的36名、占66.7%;推进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不断提高党员队伍能力素质;实行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先锋岗等机制,引导党员在维护农区社会稳定、联系服务群众、防汛抗旱救灾中当先锋、打头阵。建强人才队伍,采取“科技特派团+农业技术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乡村人才结对帮带,培养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3000多名,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农业生产经营人才2000多名。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30多名在外务工能人返乡,带头领办创办产业合作社13个。

推动农区治理提质增效。优化设置农区网格,以行政村、村民小组为基础,划分农区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坚持优势资源下沉网格、多方力量汇聚网格,整合政法、民政、公安、信访等重点领域相关职能,统一归属“全科网格”管理,选派派出所所长、民警到治安情况复杂、矛盾纠纷多、维稳任务重的乡镇担任乡村班子成员,实现农区治理要素入网、事务进网。搭建民情直通平台,建立常态化召开村民小组群众会议机制,让群众说事、议事、定事,推动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有效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搭建“创稳小院”、“小甜说事室”等民情直通平台,帮助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培育文明新风尚,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功能,构建务实管用的“一约四会”运行机制,村“两委”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婚丧宴席和人情往来,引导广大群众在观念上“破冰”,推动社会风气转变。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2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