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天祝县:筑牢藏乡草原红色堡垒绘就华锐牧区振兴画卷

来源: 甘肃组工网 更新于: 2025-08-29 08:57:24

天祝县积极探索牧区党建新路径,将组织阵地建在草原毡房,服务触角延伸到游牧转场路上,有效打通服务牧民“最后一公里”。

“毡房支部”夯实基础,确保牧区组织生活常态长效。依托牧民定居点、季节牧场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根据党员集中程度灵活设置活动站点,织就了一张严密有力的组织网络,确保组织覆盖“一个都不能少”。对流动党员采取“牧场党小组动态管理+牧民微信群实时联络”模式,利用夏季集中放牧、冬季休牧返乡时机开展集中学习和实践活动。党员中心户带头在帐篷牧场周边亮身份、作表率,组织开展“帐篷党课”、“马背宣讲”,将学习教育深植牧场深处,党员参学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让党的方针政策与牧民需求无缝对接,有效激活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

“志愿服务”护航转场,提升随牧迁徙服务保障效能。牧区乡镇党委将“转场”保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将其融入中心任务精心部署。转场前,党组织精心统筹,科学规划路线,提前排查隐患,组织协调水源草场,备足应急物资,为有序转场保驾护航。各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党员服务先锋队”、“志愿服务队”,在牧民行经关键路口设立“流动服务站”,提供兽医诊疗、紧急救援等服务年均百余次。建立高效应急处置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对牧民在转场中遇到的突发灾害、牲畜疫病等情况第一时间响应,有效保障转场安全。近年来,成功保障牧民安全转场40余次,应对牲畜疫病等突发事件20余起,真正做到了“转场一季、服务一路”。

“流动大厅”紧扣所需,创新推动便民服务精准下沉。探索建立“流动惠民大厅”,将传统的固定服务改为流动服务,将惠民服务延伸至“最远一家人”,从根本上改变牧区群众长途跋涉“跑腿”的难题。针对牧民季节性迁移特点,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干部成立“马背服务队”、“摩托服务队”,携带设备物资,定期深入牧场开展巡回服务,年均入户服务200余次,把政策宣讲、事项代办、矛盾调解送到牧民帐篷。同时,构建县乡村三级贯通的智慧牧区服务体系,广泛利用微信群、应急广播等信息通道,为牧民提供实时资讯、政策咨询、远程指导,让“群众跑”变为“干部跑”“数据跑”,打通了高原牧区服务的“最后一米”。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2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