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脚底沾泥才能心中有底

来源: 甘谷县委组织部 杨玲 更新于: 2025-08-12 10:26:55

 

脚底沾泥,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政治品格,更是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实践要求。唯有把双脚扎进泥土,把心窝贴在基层,才能真正读懂国情、摸准民意、找准方向,让政策制定有温度、有力度、有精度。

在田间地头中读懂中国。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听汇报,如同隔窗观雨,难触问题肌理;唯有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在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中,才能真正摸清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堵点。有干部曾坦言:“坐在车上看村子,只见新房不见旧貌;走在田埂上看村子,才知穷根在哪里。”正是这种“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调研,让扶贫干部找准了产业扶贫的精准路径,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田垄间落地生根。我们唯有以脚步丈量土地,才能掂出政策的分量;以真心贴近群众,才能传递治理的温度。

在家长里短中把握规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生产生活的细节中,蕴含着社会治理的大道理。“社区治理的密码,就藏在楼道里的闲聊中、小区门口的抱怨里、菜市场里的讨价还价间。”社区工作者通过记录“百姓日记”,收集群众意见,推动解决民生问题。这正是从群众言谈中找答案、在基层实践中寻办法的生动注脚。须知真正的治理良方从不在文件堆里“躺”着,而在群众的柴米油盐里生长;管用的政策创新也不会在会议室里“等”着,而在基层的烟火气中萌发。我们必须丢掉下基层时“看亮点、听汇报、摆架子”的老习惯,真正俯下身子、耐住性子,在家长里短中捕捉真需求,在嘘寒问暖中找准突破口,让治理的根系扎进群众生活的土壤里。

在蹲点调研中破解难题。“解剖麻雀”是我党传统的调研方法,也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聋发聩。事实也正是如此,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调研,看似走了不少地方,实则只是浮于表面,难以触及问题的核心;而那些真正沉下心来蹲点调研的干部,扎根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百姓家中,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碗茶水,群众才会打开心扉,道出真心话、烦心事,干部们才能知晓基层最真实的情况,把问题的脉络理清。我们只有蹲得住、沉得深,才能发现问题本质;只有抓得准、解得开,才能提升治理效能。这种“钉钉子”式的调研方法,正是新时代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功。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2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