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用心办好群众事就是头等大事

来源: 华亭市委组织部 王秀琴 更新于: 2025-08-12 10:27:2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强化“一老一小”等重点民生保障服务,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把群众利益福祉挂在心头、摆在首位,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推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是浙江省杭州市深入社区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成功帮助5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还是山西省太原市针对“一老一小”需求,党员干部主导建设了10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和20所普惠性幼儿园,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便捷的医疗、教育和娱乐服务,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这些实践都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办,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持续用力,让群众从不断优化改善的民生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生为大”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底色。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衣食住行”的寻常事、“柴米油盐”的琐碎事,都是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国家大事”。民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尺子,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可以说,民生连着发展,抓民生是民心所向,更是发展所需。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放下架子、迈开步子,走进百姓家门、坐到百姓炕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赢得民意,掌握最真实、最鲜活、最接地气的第一手资料。要善于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搭建起“意见直通车”,通过民声热线、群众信箱、座谈走访等方式,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入学、就医、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建立民生项目清单,完善解决民生问题制度机制,持续提高为民质量、彰显为民温度,切实“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要以群众接受不接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根本尺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以实打实的成效赢得群众口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切实把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实实在在的“大事”落到实处。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2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