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坚持早谋划、细部署,做细做实人才储备、审计监督、整顿防范三项关键举措,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靶向培育储优,建强换届人才方阵。紧盯换届目标,对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后备力量进行全覆盖谈心谈话和综合研判,及时剔除不符合条件者。会同纪委监委、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民政、信访等部门,对161名新纳入后备人选开展资格联审。建立“4+1”帮带培养机制,由包镇区级领导、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指导,通过跟岗锻炼、以会代训等方式,提前熟悉掌握村级事务,帮助尽快成长成才。目前,全区共储备村(社区)后备干部2030名。
从严监督审计,守牢三资管理红线。坚持先审计后换届原则,制定《秦州区村(社区)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明确审计对象范围、重点内容、时间安排、职责分工等,召开专题启动会对审计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抽调业务骨干12名,组建4个审计工作组,对全区468个村(社区)“三资”管理和重要事务、重点工程、重大支出等项目,以及党员群众反映集中、强烈要求审计的内容进行全覆盖审计。坚持审计过程与结果“双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换届期间资产不流失、财务资料不丢失、财务管理不混乱。
整顿防控并重,激活基层组织动能。坚持“整顿+防控”双轮驱动,对照7个类型突出问题,精准确定整顿对象29个,严格落实1名区四大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联村、1名镇党政主要领导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机关单位结对帮扶的“四个一”整顿措施,常态化对整顿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对整顿工作落实不力、突出矛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搞形式走过场甚至弄虚作假的及时进行约谈提醒,确保整顿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同步全面排查化解换届风险,摸清建制村(社区)数量、人口规模、党员队伍、村干部职数等基础数据,精准掌握特殊换届对象33个。推行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抓机制,对每个风险点“一事一策”制定化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