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解决物业行业组织不健全、监管责任不明晰、服务群众不满意等难题,构建组织工作双覆盖、建章立制同推进、党建物业互提升的工作机制,持续深化红色物业建设,推动社区治理见人见事、富有生机、充满活力。
健全工作机制。按照“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社工部门牵头抓总、行业党委具体负责、社区党委属地管理”原则,制定县级层面党建引领物业行业服务质量提升重点任务和责任清单,将16个方面48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到实处。注重把党的组织有效嵌入物业企业,建立物业公司党支部11个,联合18家物业服务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4个,实行社区党委领导、物业行业党委指导“双重管理”,全覆盖选派党建指导员,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探索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下沉到居民小区楼院,以“敲门看灯”行动为抓手,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等下沉网格走访摸排,统筹150多个县直部门与居民小区联建共建,推动2200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红色星期五”等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文明小区创建、电动车整治等活动,充分释放社区治理叠加效应。
解决治理难题。明确社区党组织负责议事协商、资源整合,业委会负责协调业主、监督物业,物业公司负责物业管理、优化服务,网格员负责收集民情民意,共建单位负责下沉职能、提供服务,全县32个小区一月一主题召开“协商议事会”,开展协商议事268次,研究确定服务事项180多项,协调解决供水管网老化、停车位规划等难题32个。建立“综合执法进小区”机制,推动157名“三官一师”进网格和7个执法部门下沉小区联合执法,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及信访案件280余件,消除飞线充电、外墙脱落等安全隐患72个。整合共建单位、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楼栋长等8支力量,搭建“幸福圆桌会”“社智民情通”“城市社区乐享e通”等线上线下接诉平台,共商解决留守老人关爱、救助政策落实等业主诉求245个、帮办实事300余件。
推动共建共赢。开展系统化解“物业管理难”问题专项行动,探索推行“大物业接管+红管家协管+楼委会直管”物业管理模式,通过连片改造拆除相邻小区围墙、栅栏、危旧储物间,形成21个物业管理片区,委托6家物业企业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成立楼委会72个、红管家36个,破解108个“三无”小区和独门楼院无人管、管理难的问题。建立物业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和“评星定级”考评办法,细化基础管理、信息公开、服务收费、满意度测评等指标8类76项,实行考评结果与市场准入退出、补助政策挂钩,创建物业服务质量达标示范企业18家,依法终止满意度测评低的2个小区物业服务合同。全面推行社区“两委”成员和业委会、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党委(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协商共治机制,小区网格员兼任物业“客服管家”,深化拓展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等服务模式,让居民的诉求有人响应、有机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