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安定区:“四聚焦”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

来源: 安定区委组织部 更新于: 2025-07-03 09:42:34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聚焦结构优化、教育培训、能力提升、作用发挥,积极推进村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村干部队伍能力水平,全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骨干队伍。

聚焦结构优化强队伍。深化“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行动和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持续建强村“两委”班子,重点吸纳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创业能人等群体,选聘大学生村文书32名,大专及以上村干部占比达到72.6%,平均年龄40岁,实现村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多元化。扎实开展村“两委”班子分析研判,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制度和村“两委”成员资格联审制度,全覆盖完成村党组织书记区级联审,调整不胜任不适宜村党组织书记18名。持续抓好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全区98名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晋升职级50名、提拔使用7名、平级交流1名。

聚焦教育培训优素质。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政治能力提升行动,将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党校、党性教育基地、省市轮训班等培训资源,针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有计划地选派43名大学生村党组织书记参加专题培训,举办全区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集中培训班、培训310人。聚焦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群众反映突出急难愁盼问题抓实开门教育,解决农村三资、产业发展、社会救助等群众诉求860余件,惠及群众3.49万余人次。

聚焦干事创业练本领。紧紧围绕村“两委”换届工作,持续抓好后备人选的跟踪帮带工作,采取“1+1”或“N+1”结对帮带的方式,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重点带,村“两委”班子成员协同带,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一对一结对帮带,帮助后备人员熟悉村级事务,提高综合能力。强化612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实践锻炼,通过列席村级会议、参加志愿活动等方式,积极参与本村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处、卫生厕所改造等工作。坚持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择优选择276名后备人选到村党支部副书记、文书等岗位进行培养锻炼,对参与村级事务热情不高、服务意识差的31名后备力量及时调整优化。

聚焦作用发挥提质效。紧扣区委“3311”发展总体要求,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美乡村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百名书记话党建”承诺践诺行动,采取“年初承诺、公开亮诺、日常践诺、民主评诺”方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0余件。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坚持以精简、管用为原则,清理村级工作机制挂牌1422块,精减比例达到43.41%。严格落实《甘肃省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一、二、三批清单要求,规范村(社区)证明出具,证明数量同比减少37.3%,为村干部腾出更多精力解决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环境整治等群众关切问题。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2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