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更新于: 2024-05-06 11:55:59

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第一动力。近年来,甘肃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全省大局中的突出位置来抓,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工作措施,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系统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

人才发展政策更加务实。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省直有关部门配套制定政策制度23项,搭建了人才制度“四梁八柱”,形成了上下衔接、左右协同的人才发展“2+X”政策体系。人才政策的着力点由单纯的提高薪酬待遇,转变为提供干事平台、提升发展空间、强化激励措施等一系列激发活力“组合拳”。采取了“人才+项目”“人才+项目+股权”“产业+项目+人才”“人才+金融”等创新模式,人才链不断聚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要素,链条融合趋势明显。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行“事后备案”,打通引才堵点,简化工作流程;推进薪酬制度改革,采取“四权下放”提高薪酬待遇;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实施“两个单独”打通职称晋升通道,5.7万人获得基层有效职称。

引育留用效果更加明显。紧扣发展大局和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针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匮乏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引才措施。2020年以来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4894人,同期流向省外320人,人才引进难、流失多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加强柔性引才,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0个、协同创新基地68个,柔性引进两院院士47人、专家37人;建成博士后“两站一基地”129家,吸引集聚博士后700余人。着眼长远打造甘肃战略科技人才力量,省级层面构建以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陇原青年英才为梯队的育才体系,注重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推进产学研用融合。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年提升,全省人才贡献率达到2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21%,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54.9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件。

人才发展环境更加向好。抢抓国家“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机遇,紧盯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施“四强”行动需要,立足科教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创建兰州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各地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实实在在体现到了真金白银上,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倾斜投入,2023年,省级安排人才经费7.61亿元、比上年增长52.2%,市县安排人才经费4.02亿元、比上年增长38.1%。优化服务保障机制,推行“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为1万多名高层人才办理服务卡,从安家补贴、医疗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12个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竭力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建强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甘肃省自然环境严酷,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同等条件下引才留才难度更大,但人才事业发展也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应结合区域发展布局和产业转型需求,以人才平台创建为抓手,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因地制宜全力创建人才集聚平台。制定完善创建方案。立足全省科教人才优势和产业学科特色,突出甘肃作为“一带一路”枢纽点和向西开放新前沿的功能定位,完善省地纵向对接、部门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和创新措施,集中各方面优质资源推动平台创建。布局建设创新载体。一体推进人才平台、科创基地、高校学科建设,围绕核科学、军工科研、能源资源、特色医药、寒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等优势学科,积极争取国家在甘肃布局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基地等创新平台,发挥平台吸引集聚人才作用,带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目前,全省共有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54个、省级平台531个。打造战略人才力量。以自主培养战略人才和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为重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组建攻关团队,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政策措施,持续吸引和集聚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供给和保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深化改革着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坚持以信任为基础使用人才,赋予人才更加充分的科研自主权,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人才心无旁骛地做学问、搞研究。深入推进评价改革。以科研成就和实际贡献为依据,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优化评价方式和评价周期,持续巩固拓展唯“帽子”问题治理,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加快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加强人才政策统筹。定期开展跟踪问效和效果评估,完善人才、科技、教育等领域政策联动机制。

多措并举加力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依托人才计划育才。持续实施好以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英才等省级人才计划为牵引,行业人才项目为支撑的人才培养“十百千万”工程,每年遴选扶持50名左右省拔尖领军人才,选拔培养500名左右陇原青年英才,持续支持好1500名左右省领军人才,选育5万名左右的行业领域骨干人才。深化产教联合育才。建立科教产教协同的育人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重点实验室等机构联合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在科技攻关、技术研发等创新实践中联合培养人才,打造既懂科研又懂产业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狠抓人才源头育才。推动人才计划、科研项目倾斜支持青年人才,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0%以上由青年科技人才承担,积极为青年人才交任务、压担子,促进他们脱颖而出、快速成长。

刚柔并济大力做优人才引进工作。突出需求导向精准引才,紧紧围绕发展需要建立动态更新的人才需求目录,压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充分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进一步做深做实教育、医疗、科技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加强与天津、山东等对口支援省市的沟通衔接,争取为当地引进更多人才服务发展,带动培养一批骨干人才。实施更加开放有效的柔性引才政策,积极打造人才“飞地”、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基地等平台,通过项目合作、兼职聘用、联合攻关等方式用好外部才智资源。

精心服务用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联系服务机制。全面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持续落实好省委、省政府领导联系包抓重点人才队伍责任制,推动各层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服务1—2名专家人才,实行“三必访、四必帮”机制。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常态化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组织国情研修、教育培训等活动,选树宣传优秀专家典型事迹,引导人才爱党报国、扎根奉献、服务发展。提升服务保障质量。落实落细“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明确的12项优惠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纳入服务范围,主动开展政策解读,积极解决人才诉求,进一步提高专家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138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