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循迹“天津之行”走念兹在兹之路

来源: 华亭市委组织部 王秀琴 更新于: 2024-03-19 09:33:30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也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循迹习近平总书记“天津之行”,走好念兹在兹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人民”二字,重若千钧。过去一年,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了洪涝、台风、地震、山体滑坡、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天津市西青区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7月底8月初,华北地区极端降雨,引发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致使天津东淀蓄滞洪区大片土地被淹。此次天津之行,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来到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了解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还走进灾区群众杜洪刚家里,一笔一笔地算灾情损失和灾后生产发展、就业增收账,并亲切地与村民群众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送祝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行程万里、初心如一,连续12年在春节前夕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足迹遍布甘肃、内蒙古、陕西、云南、四川等地,深入基层了解实情,2015年在陕西梁家河村,和当年同劳动同生活的乡亲们同吃陕北年茶饭;2017年在河北德胜村,和乡亲们计算起一年的收支账;2022年在山西冯南垣村,一下车就站在大雪中听取全省受灾情况、恢复重建情况汇报……一句句亲切问候、一段段动人对话、一个个温馨场景,彰显出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也为广大党员干部将“人民至上”的情怀厚植于心树立了光辉榜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具体的,守住人民的心也要务实笃行,必须体现在人民群众衣食住行上,落实到民生问题的解决中。从孩子的抚养教育,到年轻人的就业成才,再到老年人的就医养老……一件件、一桩桩看起来零零碎碎,但一头连着普通百姓生活,一头关系发展稳定大局,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热切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待,聚焦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当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向好,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更高、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远大,需要我们将老百姓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不断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努力把一项项“民生清单”落实落细成千家万户的“幸福账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气象和独特优势。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为民造福的决心,发扬实干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自己的心头大事,把人民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以实效托举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自觉肩负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树立与时俱进的求变意识,永葆你追我赶的奋斗姿态,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练就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硬实力,善于结合具体实际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服务精准性和实效性,用自我“升级”为民生“提档”、为幸福“加码”,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09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