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用好“枫桥经验” 破译“善治密码”

来源: 清水县委组织部 马艳婷 更新于: 2024-01-16 10:12:55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走过60年峥嵘岁月,“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创造性地解决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问题,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一张名片。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基层治理实践中,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以“四下基层”为抓手,用好“枫桥经验”这个做好群众工作的“传家宝”,用心用情破译“枫桥经验”的“善治密码”,高效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坚持矛盾不上交,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基层善治,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保证。60年来,“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永葆活力,关键在于党组织能组织起来党员干部,能凝聚起来人民群众。实践充分证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突出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方向正确,协调各方下好治理“这盘棋”,画好党建“同心圆”。广大党员干部要抓好“党的领导”这一基层治理“制胜法宝”,牢牢牵住推进基层治理的“牛鼻子”,以强化党建引领为抓手,建强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将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激活基层“红色细胞”,深化“网格吹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和萌芽,防止矛盾上交。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常学深学“枫桥经验”这一“活教材”,凡事想在前、干在前、冲在前,以赤诚之心践行好“枫桥经验”,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坚持平安不出事,以“居安思危,于治忧乱”的底线思维,夯实发展稳定根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基层既是产生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历史不止一次的告诫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基层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党和政府,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意义重大。“枫桥经验”是基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解决基层复杂问题产生的,目的是筑牢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平台,而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加强调矛盾风险的“预防化解”。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见微知著能力,细犁“责任田”,精心筹划“茶话会”,推动干群共“话”基层治理,居安思危,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和苗头性问题,防止“小管涌”变成“大塌方”,坚持把工作做于“事前”,把矛盾化解于“早期”,把问题发现于“萌芽”,走好新时代“枫桥路”。

坚持服务不缺位,以“枝叶关情,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紧抓急难愁盼问题。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辽宁沈阳牡丹社区的“三零”工作法,到福建明溪县“侨乡枫桥”解纷工作法,从舟山的海上“枫桥经验”再到宁夏打造的“塞上枫桥”,“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这一条条打通民心的“民心路”,离不开为民造福的工作热情和强大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围绕群众利益开展工作,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基层治理的试金石,努力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知心人”,把所谓的“面子”“架子”统统丢掉,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抓好预防性工程、源头性工作和预警机制,在主动“靠前”和积极“下沉”中确保服务不缺位、工作不留白。用心感知民心民意,以脚力丈量民情,在调查研究中串联“枫桥故事”,在积极走村入户和真听、真看、真研究中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采取针对性的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走好新时代基层“善治之路”。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06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