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让用人主体当好授权松绑“主角”

来源: 泾川县委组织部 袁小东 更新于: 2023-06-16 09:51:1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怎样用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近日,甘肃省出台《人才发展“授权松绑”政策清单》,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等人才发展重点领域,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为专家人才全面松绑。用人主体如何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就必须用好“聚焦镜”“望远镜”“广视镜”“显微镜”,在接通人才工作“最后一公里”的路上当好“主角”。

用好“聚焦镜”,精准化“引才”,打造引领发展“聚能环”。“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引才需要有“唯才是举”的胸怀,克服“愿者上钩”的心态,提前“布局”,栽下“梧桐树”。用人主体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保持“求贤若渴”的爱才诚心、“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引才聚才。要重塑选才标准,把能力摆在首位,多考量与事业发展的“匹配度”、岗位要求的“契合度”,主动打破人才引才“壁垒”,降低“门槛”,为能堪重任、挑大梁的人才“开绿灯”。要创新招才方式,灵活运用全职与柔性、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等方式,采取市场化、专业化手段,广泛引才聚智。要打破人才流动藩篱,引导优秀人才向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乡村一线集聚,推动人才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一体化配置。

架起“望远镜”,长眼光“育才”,筑牢群英荟萃“蓄水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人才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要经历“打磨”、经过“雕琢”,才能成为栋梁之材。人才培养不能“纸上谈兵”,要多将人才放在一线“大舞台”经风雨、见世面,在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现实难题中练就“钢筋铁骨”。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结合人才特点、岗位要求、成长规律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参加专业学习、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发展,分类指导,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要注重培育本土人才,坚决摒弃“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思想,对本土优秀人才在有关方面给予与引进人才同等的待遇,切实激活本土人才“一池春水”。要抓好引进人才的跟踪培养,对引进的无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帮助他们尽早适应角色、融入环境。

打开“广视镜”,多角度“用才”,搭建创新创造“大舞台”。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用对人才就是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人才不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每一个都有其看家本领,这就需要我们精准识别人才的“独到之处”,最大限度地“人尽其才”。 要坚持量才适用原则,不拘一格用“多棱镜”全方位观察,充分考虑人才专长、兴趣等,不唯学历、不唯资历,让事业得到最需要的人才、让人才找到最适合的平台,形成“位得其人、人尽其才”的良性循环。用人单位要严格落实“无会日”制度,每周一天可安排非学术会议,其余时间均为“无会日”,不得要求与会议内容无直接关系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列席、陪会。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在经费使用、科研方向、人员调配等方面赋予人才更多决定权、支配权、调度权,让人才心无旁骛,专心做学问、搞研究,拓宽人才创新创业自由空间。

勤照“显微镜”,高标准“留才”,涵养安心舒心“生态圈”。“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关心关爱是留人的关键,不能引才时诚意满满,引来后服务“降温”。留下人才要时刻用好“显微镜”,从细节入手、把小事做好,时时处处看到人才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始终做好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三篇文章。要搭建合意的事业平台,充分尊重人才在工作中提出的困难或条件,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个人所长,在岗位中发光发亮。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对作出重大贡献或突出成绩的人才,打破“论资排辈”的藩篱,及时兑现奖励,用好用活职级晋升、职称评定、职务提拔等政策,让人才干事创业有平台、成长成才有空间。要定期组织人才参加研修考察、健康体检、休假疗养等活动,以“保姆式”理念,为人才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增强人才归属感,着力营造“拴心留人”“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969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