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甘谷县:“六治”融合扎实推进乡村治理

来源: 甘肃组工网 更新于: 2023-04-22 07:46:53

甘谷县紧紧抓住全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契机,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六治”融合为抓手,引导村民群众主动参与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突出政治引领,筑牢组织堡垒。全县各级党组织从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统一领导入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治理主体框架,探索形成了以“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农户”的治理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县委建立定期研究、县级领导包抓等机制,县委常委会会议坚持每季度专题研究1次乡村治理工作,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乡村治理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把提升组织力作为完善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持续深化拓展“四抓两整治”,扎实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大力整治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

拓展自治强基,激发内生动力。以创建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为契机,聚焦“创新村民议事机制,推动村级民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实验主题,在工作机制上,建立了《甘谷县村民议事会议章程》《甘谷县村民议事会成员推选办法》《甘谷县村民议事工作操作规程》《甘谷县村民议事会议流程》等制度。在工作内容上,按照“实践—总结—完善—推进”的思路,探索出“12+N”议事清单、“五步走”成员推选法、“七步议事”法和“1231”等经验模式,设立258个村民议事会,推选议事会成员2514人。在工作成效上,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35场,化解民间纠纷、邻里及婚姻纠纷286起,开展医保参合、疫情防控等惠农政策宣传6985人次,办理村级实事859件。

抓好法治保障,夯实治理之本。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开展以“法援惠民生”专项行动,“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等为主题的普法志愿活动32场次,开展“法律八进”活动158场次。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开展村“法律明白人”培训、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等活动,推行多元化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在乡村创建和培育一批“枫桥式”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切实提高乡村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先后排摸调解矛盾纠纷1615件。

加强德治教化,弘扬社会正气。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八进”活动,建成15个实践所、415个实践站和89个实践基地。探索推进县、乡、村(社区)“1+8+N”志愿服务队伍模式,组建“爱心护学志愿服务队”“爱心陪护志愿服务队”,招募各类志愿者10万余名,发布志愿服务项目5644个展志愿服务活动1380多场次。通过党员示范户带动,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引领带动广大农村群众向文明看齐、推动移风易俗、培育良好家风。大力推动“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建设,在各村(社区)设立红黑榜,引导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强化智治支撑,提升治理水平。紧扣“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治理要求,以“党务+政务+服务”一体化为目标,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云平台,主要涵盖基层治理、疫情防控、选调生和驻村帮扶队、人才队伍等业务板块。依托网格化管理和网络技术,采取网格员走街入户,及时了解民声民意,同时拓宽和畅通党群联系渠道,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线上办”。设立治理网格654个,确定党员联系户5705名,帮办实事1300余件、化解纠纷375件,形成群众诉求“上报—受理—处置—核查—评价”线上线下闭环受理机制,实现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注重美治提升,重塑乡村新颜。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以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为抓手,全力打造“渭河、散渡河、清溪河、泾甘路沿线和南后山区”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37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对全县405个行政村村庄分类进行了优化调整,37个乡村建设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提速推进,完成户厕改造1.2万户,以“五清两改一机制”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800多吨,清理村内水塘290余口、村内沟渠270多公里,依法拆除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等4600多处,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954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