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山丹县:全链条建强人才队伍助推高质量发展

来源: 甘肃组工网 更新于: 2023-02-22 09:58:25

山丹县紧紧围绕“强工业、强科技、强县域”发展定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选人用人育人环境,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发挥党管人才最大优势,凝聚人才工作最强合力。牢牢把握人才工作政治“靶向”,严格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作用,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确定132名联络员,建强县乡村三级人才工作网络,进一步抓实党管人才政治责任,健全完善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加强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推选100名专业技术、企业管理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让人才在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紧跟步伐。研究出台以《山丹县“十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为引领,《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为配套,多项优惠政策措施为支撑的“1+X+N”人才工作思路举措和政策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

锚定服务发展最大需求,畅通招才引智最广渠道。树牢“抓发展没有局外人,促增长没有旁观者”的责任意识,锚定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民生需求,制定13条吸才聚才举措,考录各类人才130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5名。多渠道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13名,建立由“行业领军专家+科研机构高端人才+本地专家人才”组成的产业智库团队,对“六大特色产业”进行全流程把脉指导,以项目合作方式解决氨基酸水溶肥生产、尾菜资源化利用等技术难题15个。开展在外优秀人才“回家乡、看变化、助发展”招商引才行动,以商招商、以才引才,落实10万千瓦光伏、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制造等项目20项,带动引进高端人才25名。抓实医疗卫生行业“两站一学者”等柔性引才工作,签约16名“候鸟型”知名医疗专家(团队)来丹开展医疗服务,累计诊疗患者6000多人次,为群众节约外出就医费用3000多万元,以人才工作“小切口”解决民生事业“大问题”。

找准靶向发力最稳支点,释放精准育才最大效应。深耕细作人才培育“试验田”,投资100万元创新实施县级重点人才和青年人才项目16个,着力培养青年骨干人才。抓实“山丹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派10名医疗技术骨干“带补贴”赴外脱产进修学习。依托清华、浙大等高校培训基地,开展高层次培训班3期,高质量培育人才150多人。举办“焉支乡村工匠”培育暨农村实用人才乡土培养系列活动,通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培训“土专家”“田秀才”1200多人,选育乡村“匠苗”20名。组织电商经济、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和项目对接活动43场次,培育了一批优质电商、技术骨干,对接了一批产销项目,每年农产品电商销量达2000多万元,形成覆盖全面、资源共享、梯次推进的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高效用才最优路径,激活干事创业最大活力。抓实产才融合“关键环节”,投资1亿元在张掖国际物流园区建成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培育省级“数字车间”1户,“专精特新”企业5家,建成新能源集维中心产业人才实训基地,开展培训5期112人。把“项目为王”理念嵌入人才事业发展全过程,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奖补资金707万元,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科技人才计划项目40多项,支持培育科技型企业54家,实施“揭榜挂帅”项目2项,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创新建设7个“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选优组建6个专家服务团服务乡村振兴,培育专业合作社和创新创业平台200多个。围绕牧草、马铃薯等优质种质资源,建设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2个,引进人才领办高科技育种、种植企业2家,培育“陇燕系列”西北地区适生优质牧草品种6个,马铃薯脱毒苗无土栽培技术取得新突破。

提升拴心留人最暖服务,营造近悦远来最佳氛围。全面落实人才政策待遇,切实打通服务人才“最后一纳米”。23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44名优秀人才,78名领导干部担任“企业首席服务官”帮扶企业发展,聚焦项目建设、融资保障、惠企政策落实等方面,解决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困难问题600多件。在县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对3个优秀产业专家服务团和31名优秀人才代表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引导广大人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开辟引进人才住房保障、职称评聘等“绿色通道”,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人才公寓22套,高标准建设全市首个“人才之家”,首批6名高层次人才入住公寓。帮助3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上一级职称,切实解决人才干事创业“后顾之忧”。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938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