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张掖市:党建引领筑牢农村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来源: 甘肃组工网 更新于: 2023-01-16 15:12:04

张掖市深入学习贯彻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在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全市836个村全覆盖组建成立疫情防控小分队,认真做好政策解读、摸底排查、联系走访、送医送药、代办代购、照料关爱、宣传引导等工作,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生活、就医等困难诉求,筑牢了“保健康、防重症”的坚固防线。

强化政策宣传,宣传引导聚民心。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放《国家及甘肃省最新防控政策》《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须知》科普折页和“明白卡”5万余份,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手机短信、乡村大喇叭等及时转载转发“乙类乙管”措施以及权威解读文章2万余条,引导群众正确理解防控政策,主动加强自我防护。结合“三下乡”活动,加大防疫科普工作,开展健康咨询和宣传引导,推动科学防疫、温暖防疫。创新宣传方式方法,采取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板凳宣讲会”“乡村夜访”“马背宣讲团”等活动800多场次,倡导返乡人员提前做好健康监测,现场解答群众求医问药诉求,面对面疏导群众情绪,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

紧盯重点人群,摸底排查全覆盖。启动县级领导干部包抓乡镇责任机制,迅速下沉、分片包抓、责任到人,立即到一线掌握情况、了解诉求、解决问题。加强基层人力组织调度,由乡镇干部、村组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就地转化组建疫情防控小分队844支、2.2万人,实行包片(村)、包户、包人的包保联系,做到技术、人员、服务“三下沉”。围绕“三个摸清”开展“敲门响铃”行动,对全市836个村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地毯式”摸排,标记红、黄、绿重点人群11.26万人。发挥“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作用,推行“小分队+党员联系户+重点群体”模式,按照“一户一查、日查日清”原则,开展上门走访28.8万次,全面摸清人头情况、就医需求、药品配备等,建立工作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组织开展春节前送温暖活动,划拨省管、市管党费109万元,认真做好老党员、因疫情生活困难党员、医务工作者等走访慰问帮扶,切实体现党的关怀和温暖。

紧扣群众需求,精准服务解民忧。严格落实重点人群“一色一策”健康管理服务措施,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695个、2511人,开展“分级管理、精准送药、暖心服务”活动,采取送药上门、入户随访、建立联系卡等方式,监测随访重点人群32万人次。紧盯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不同人群情况,有针对性制作健康监测包10万多个,甘肃方剂发放率达100%。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牵头统筹作用,协调组建31个医疗小分队开展巡诊,建立“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疑难危重再转诊”分级诊疗秩序,推动82家乡镇卫生院100%规范设置发热诊室,开展“爱心互助·药品共享”行动,动态储备中药、解热、止咳等药物,基本满足了群众就医用药需求。推行“一门式全天候”诉求响应机制,发挥村级网格员(村民小组长)探头哨点和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平台作用,及时受理解决群众生活、就医等诉求,形成“有问题快速感知、对问题接诉即办、办结后有效反馈”闭环。

注重统筹兼顾,防疫生产两不误。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结合农村党员“冬训”,组织开展大棚蔬菜、牛羊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技术培训,提升农民党员就业创业能力。统筹抓好农畜产品和冬季蔬菜稳产保供,制定细化应急保供工作预案,建立“点对点”保供和应急配送机制,日光温室蔬菜日收获量稳定在390吨,6个牛羊交易、5个活禽交易市场正常运营,全力保障冬春农业生产正常秩序。乡村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地,充分发挥片区党委对产业发展牵引带动功能,指导农民及早谋划春耕备耕生产计划,做好肥料、种子等农资储备,做到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9289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