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定西市:蓄积人才之力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甘肃组工网 更新于: 2022-12-26 11:28:04

定西市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构筑人才发展平台,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保障乡村振兴作用,聚力保障高质量追赶发展。

紧盯“留”这一前提,健全系统持续的“生才”机制。聚焦“发展之需”,持续完善“留人”制度机制,不断优化“留人”环境,用心用情留住人才。健全完善留人机制,持续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聚力保障高质量追赶发展的若干措施》,拿出30条真金白银的务实举措,着力健全用环境、事业、感情、待遇联动留人机制,最大限度把人才留下来。探索人才激励举措,推进落实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津贴,对基层学校中层干部实施绩效倾斜1148.3万元,出台解决全市教育系统教师夫妻跨县区分居问题的意见,为66对符合条件的跨县区分居教师夫妻办理了调动手续,有效解决基层教育工作者后顾之忧。构建乡村人才评聘新标准,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评聘高级职称3649名,全市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达到25.6%。激发人才创业活力,出台人才梯队、科研条件、管理机制配套特殊政策,启动建设市级人才公寓500套,市财政每年拿出7000万元用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幅提高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津贴,不断激发优秀人才工作活力。

紧盯“用”这一核心,健全灵活开放的“聚才”机制。持续健全完善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大力营造爱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切实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全市追赶发展赛道上来。建立人才有序流动机制,建立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健全向内轮岗、向外交流、向上学习、向下锻炼“四向”机制,选派476名优秀年轻人才到乡村一线锻炼,深入开展“双百四联”助推乡村振兴活动,选派1287名科技特派员、437名工业人才、475名农业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开展服务、结对帮扶,让“土专家”“田秀才”把科技成果转化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创建国家星创天地7家、省级创新基地22家,建成“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金银花研究基地”等高层次研发平台20个,发放双创贷款37亿元,转化科技成果135项。建立基层人才选拔机制,公务员招录计划优先向基层一线倾斜,引进到基层事业单位工作、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和职数限制,到岗即聘。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提拔重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线工作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干部占提拔干部总数的55.2%。

紧盯“育”这一基础,健全精准有效的“理才”机制。立足夯实人才培养基础,锚定做大人才增量和盘活人才存量两个目标,通过不断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出台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培养选拔办法,从10个方面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扶持措施。开展拔尖领军人才服务高质量追赶发展“六大行动”,103名拔尖领军人才常态化深入乡村一线开展“全产业链服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乡土人才”等培育工程。健全县域人才统筹培养使用制度,推动资源配置均衡化。优化人才考评方式,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健全以品德、业绩、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制定《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及农村技能人才等级认定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办法,评定农村实用人才职称200名,开展农村技能等级认定1万名,有效解决考核评价标准不高、公认度不高问题。注重产才融合发展,实施中医、中药产业人才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培养中医骨干人才500多名、中药应用型人才1000多名、中药材标准种植能手10万多名。实施省级重点人才项目47个,培育马铃薯、中药材、草牧等产业人才3.1万人次。实施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培训技能人才3.2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763名,评选“药都工匠”“定西工匠”50名,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

紧盯“引”这一关键,健全人尽其能的“用才”机制。着眼中心大局,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持续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断提升引才聚智工作成效。健全人才引进机制,聚焦制约人才引进的堵点问题,简化引才程序、下放引才权限,统筹1200个事业编制设立引进人才编制“周转池”,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实施细则,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透明度、操作性和执行力。近三年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1500多人,有效解决了中药材精深加工、马铃薯种子种业培育等方面产业人才紧缺问题。深化人才交流合作,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深化与名校、名企、名院、名家和福州、青岛、金华等发达地区交流合作,引进院士(专家)28人,建成“孙燕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基地33个,每年给每个研发基地给予20万元左右的科研经费补助,落地合作项目80余项。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积极为各类人才“松绑”,为各种特点的优秀人才匹配最能发挥作用的工作岗位,在人才项目实施过程中赋予科技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大胆使用在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等重点任务中勇挑重担、业绩突出的干部人才,营造让优秀人才有舞台、专家能人受尊重的良好氛围。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9232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