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风采】姜莉玲:做一棵沙漠里的“梭梭苗”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更新于: 2022-09-22 14:36:24

梭梭,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耐旱植物,它扎根荒漠,防风固沙,被称为“沙漠卫士”。

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境内,一眼望不到边的梭梭林,连绵的麦草方格,让曾经肆无忌惮的流沙被牢牢锁定,曾经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老虎口绿意盎然,青土湖碧波荡漾。

姜莉玲

看着这一切,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四级主任科员姜莉玲甜在心头:“作为一名林业人,我有幸见证了家乡从荒凉大漠向绿水青山的转变,倍感自豪。”参加工作24年来,她扎根民勤,奋战在抗风斗沙一线,犹如沙漠里一棵梭梭苗,与千千万万治沙人一起,在祖国西北的千里风沙线上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

回乡——

加入战风沙、斗荒漠的林业大军

姜莉玲出生在民勤县东坝镇连丰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听老人们说,历史上的民勤地域辽阔、土沃泽丰,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富庶之地。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人口大量增长,开垦拓荒、用水激增,加之上游石羊河来水减少,生态环境逐年恶化,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占到90%,一度被人们誉为“第二个罗布泊”。

“大风一起不见天”、“一茬庄稼种三遍”……儿时的姜莉玲,记忆中都是这样的画面。“我曾问父亲什么时候搬家,父亲回答‘还能搬到哪里去,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啊’。”父亲无奈的表情深深刻在姜莉玲的脑海中,从那时候她就在心底埋下一个愿望:报考林业大学,改变家乡面貌!

1998年从甘肃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姜莉玲放弃条件更好的岗位,坚决回乡,主动要求到民勤县东坝林业区站工作。

姜莉玲(中)

下乡育苗、造林,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都是考验。姜莉玲跟着大家一起翻地、扦插、施肥、浇水……每年压沙造林时节,他们吃住都要在沙窝,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每天还要徒步20多公里现场巡回指导,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吃口热乎饭,遇上风沙天,只能凉水泡干馍馍。

现实不断给她出难题。由于长期接触农药,姜莉玲开始全身过敏、浮肿,布满红斑,奇痒无比,不得不住院治疗,还落下了习惯性过敏的病根。父亲想找单位领导为她调整岗位,姜莉玲拒绝了:“我回来的目的就是不想看到家乡黄沙漫天,我要让它变成绿色。”

一年又一年,与风沙斗争,姜莉玲原本白皙的面容变得黝黑、粗糙,嘴唇干裂,但是她防沙治沙的决心依然坚定:“只要有千千万万个治沙人与黄沙相持、相守,民勤一定能迎来绿水青山。”

2003年,因工作需要,姜莉玲被抽调到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工作,也在这一年她光荣入党。从宣誓的那一刻起,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只有事事走在前、作表率,才能对得起胸前熠熠生辉的党员徽章。”

扎根——

退耕还林换来“金山银山”

民勤位于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之间,生态区位特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民勤生态问题,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正式批复实施,退耕还林成为民勤林草工作的重头戏。

科班出身的姜莉玲勇挑重担,一头扎进退耕还林一线,参与编制全县退耕还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汇编整理出4000多页的工程项目资料,为全县退耕还林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群众的根本利益,有些政策群众一时不理解,摔碗骂娘的情况经常发生,我们跑半天腿连口热水都喝不上。”为了推动退耕还林,姜莉玲咽下委屈,耐心做群众工作。

有一次入户,姜莉玲遇到一位“固执”的老大爷,进不了门、搭不上话,她便跟着这位老大爷到地头,默默地帮他搭建日光温室。一不留神,棚顶的一块砖头掉落,不偏不倚地砸到了她头上,鲜血顿时染红了半边脸……第二天一大早,头扎绷带的姜莉玲又出现在搭建现场,“我的伤是小事,退耕还林不能错过节气。”姜莉玲的话逐渐融化了老大爷“固执”的心,他不但响应退耕还林政策,还成了义务宣传员,“这么尽责的女子,我信她。”

地处沙漠最前沿的西渠镇致祥、制产等村,部分退出的耕地未被列入退耕还林范围,要治理缺乏资金,不治理后患严重。姜莉玲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深入调研后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让2800多亩沙化耕地得到治理,群众获得政策补助资金344.4万元。“这个‘小姜’是能带来好福气的‘福将’啊。”村民们这样评价姜莉玲。每次去西渠,她都被热情邀请进门喝口热水、吃顿便饭。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学习贯彻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姜莉玲不断思考,怎么让历代林业人守护的绿水青山变成人民群众的金山银山?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电视上看到内蒙古有个地方发展肉苁蓉产业,自然地理环境和民勤类似,“这一经验能否在民勤复制?”她反复请教有关专家,并结合民勤实际,开始发动村民探索试种。

“那时候,莉玲帮助我们请外地专家,一起研究播种量、温度湿度,总结试种的经验,慢慢发展起来了。”西渠镇制产村农户何德荣带头试种,一举成功。

姜莉玲(右)

从2014年开始,西渠镇制产村及青土湖周边村民学习梭梭嫁接肉苁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建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沙产业基地4600多亩,年采挖肉苁蓉100多吨,收益200多万元,吸纳困难家庭妇女学习肉苁蓉种植技术,带动发展肉苁蓉6万亩,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环境变好了,群众的腰包也鼓了,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目的。

担当——

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在民勤县林业系统,提起姜莉玲,大家都说她吃苦能干,是个“拼命三郎”。

翻开姜莉玲的笔记本,有这样一段话:“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视察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姜莉玲不仅记在本子上,也时时践行在行动中。

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因民勤生态区位特殊,国家和省里给予政策倾斜,下达工程建设任务33万亩,加之首次推行新型数据管理系统,大家都没接触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姜莉玲主动请缨,白天外出调查,晚上熬夜整理资料。

为了更加高效做好防沙治沙工作,姜莉玲和同事们积极探索科技治沙新路径,研究草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稻草集束直立式沙障、尼龙网沙障等13种治沙技术的适用区域和治理效果。为取得第一手直观数据,她有时不得不“蹲守”基地,等候沙尘暴,采集实时数据。有一次因为风沙太大,归途中的部分道路被掩埋,她和同事摸索了近5个小时才走出沙窝,直到凌晨两点多才到家。

姜莉玲对自己要求“苛刻”,工作中更是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林业项目经常被别人视为“唐僧肉”,姜莉玲所在的督查验收岗更是大家眼中的“肥差”。工程验收时,一些老板想方设法拉关系、套近乎,甚至想当面或托人给她“好处”,都被她严词拒绝了,对质量不合格的,她坚决不签字,直到返工整改后质量达标。

“一个跑腿的,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就行了,哪来那么多事!”有人气急败坏指着鼻子骂。可是,姜莉玲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决不搞“关系工程”、“人情验收”,坚持对4.96万亩未达标退耕还林责令返工整改,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省级验收合格率100%。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1年底,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3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18.28%,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生态范例奖”等荣誉。姜莉玲也获得“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那一年你和我一样年纪,年轻得像首青涩的歌曲,但为了创造梦中那个新天地,你转身,匆匆走进风雨。”姜莉玲哼唱起这首最喜欢的歌,“我愿意把我的毕生,奉献给这片绿水青山。”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902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