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巧施“三策”破除“假作为”

来源: 通渭县委组织部 郭龙 更新于: 2021-12-10 18:11:18

    基层工作中,貌似卖力,实则装样,蒙骗上级、糊弄群众的“假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其严重损害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工作中,要破除“假作为”,就必须以实干为导向,拿实绩来校验,用纪律来威慑,让其面对群众监督,对其形成人人喊打的包围之势,不断挤压“假作为”的生存空间。

    以实干为导向,让“假作为”没有谋利的市场。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在基层,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将追逐利益作为目标,其出发点和价值观就已出现了错误,如不及时纠正,其人身航向也将出现偏颇。出现“假作为”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利可图、有利可取,拿“假作为”业绩作为今后晋升的筹码;另外一个原因是虚荣心作祟,看到别人载誉而归,就采用“假作为”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精神的空虚。要根治这两种“假作为”,实干导向和教育管理就该跟上。领导干部就要把“一岗双责”落在实处,对身边同志中不严不实的问题要敢于发声,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理的处理,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将“严”字落到实处,让“假作为”现象没有谋利空间。党员干部也要注重自身建设,努力改造价值观,以勤勉实干形象努力奋斗。

    拿实绩来校验,让“假作为”失去作秀的意义。领导干部出现“假作为”,大多是为了装饰政绩,让其看起来更加高大上,也为其今后的晋升增添筹码;普通职工出现“假作为”,一个原因是拿不出出彩的成绩,拿“假作为”添彩凑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要让“假作为”失去市场,还需在出实绩上下功夫,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二传手”“太极手”和光说不练、消极应付的现象要直接亮剑,对于弄虚作假、以假乱真的行为要坚决予以问责,决不能让“假作为”真沾光。考核和评优选先中,在注重政治标准的前提下,还需以实绩为导向,不仅要看工作台账,还要多看看工作带来的实际变化,多问问受益群众的感受和意见,以真情实况和民意来衡量工作的成效,让“假作为”摆秀场的行为彻底丧失意义。

    用纪律来威慑,让“假作为”感受惩戒的痛楚。根治“假作为”,不仅要让他们没有空间谋取利益,更要在纪律监督方面下功夫,要露头就打,让其感受到纪律的威严和惩戒的痛楚。严肃纪律监督,对“假作为”现象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对一些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模范作用不好的党员干部要进行追责问责,既对当事人当头棒喝,也对其他党员干部起到预警和警示的作用,促使大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与“假作为”现象划清界限。同时,要加大明察暗访和惩戒问责力度,建立监测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提醒、函询和诫勉等方式及时处理,防微杜渐。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对身边发生的“假作为”行为,发现一起,要及时予以曝光,要以强大的威慑力促使党员干部不敢在群众面前“假作为”。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2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