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麦积区:构建城市“共同体” 换来居民“幸福感”

来源: 甘肃组工网 更新于: 2021-05-31 07:53:19

    近年来,麦积区牢固树立融合发展的理念,坚持各领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全区域推进,积极整合各方力量资源,打造城市党建“共同体”,激活城市治理“新动能”,让广大居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共同下好“一盘棋”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格局

    “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是以往城市党建工作的真实写照,街道社区、机关单位虽然同处一座城市,但由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战,严重制约了城市党建的创新发展。如何打破机制“藩篱”,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麦积区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变化,顺势而为,依势而进,以四级联动机制为主线,以城市党建联席会议为抓手,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为依托,积极构建了横向贯通、纵向联动、步调一致的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

    联席会议是整合辖区各领域党建资源,定期研究解决城市基层党建和居民公共事务的协调议事平台。麦积区从组织架构、主要职责、议事程序、运行机制等入手,细化了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单位3个层面的职责任务,明确了确定议题、准备会务、会议召开、形成决议、印发纪要、资料归档6个议事环节,建立了日常联系、调度通报、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反馈评价5项运行机制,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办法,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规范运行、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道埠街道地处老城区,辖区内“三无”小区多达23个,由于无物业、无主管单位、无人防物防设施,导致这些小区垃圾乱堆乱放、出入车辆无人管理,几乎成了流浪猫狗的“乐园”。为了彻底改变这种面貌,街道党工委积极召开“大工委”会议,整合辖区单位、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和小区热心群众等力量,对“三无”小区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入户走访动员居民参与小区事务、召开小区业主大会推选业委会、集中整治小区环境卫生等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了“三无”小区无人管的状态,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东倒西歪的旧家具、横七竖八的废物品、乱堆乱放的纸壳箱……楼道本来是“公共区域”,却成了道北街道天宁苑小区一些居民的“私人领地”。该小区居民反映说,看到楼道堆满了物品,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这样既妨碍通行,又影响美观,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红旗路社区党委书记李佳获悉后,立即主持召开小区物业公司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大党委”会议,积极组织社区干部、热心居民共同开展“治理安全隐患、争创文明小区”活动,对小区的安全隐患及楼道内物品进行了集中清理。同时,挨家挨户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居民的自觉意识,真正做到以绝后患。参与清理活动的热心居民党员贾心梅说:“还是社区‘大党委’的作用大,很快就协调解决了问题,楼道清理干净了,居民出入更安全了,我们的心情也更舒畅了!”

    深化改革“一条线”

    建立权责一致、活力充盈的管理机制

    “一些区直部门虽然向街道派驻了机构,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抓手,在辖区公共事务管理上经常会出现协调不畅的问题,不能真正地为我所用,在工作上造成被动。”桥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娟如是说。

    改革为进,创新为存。麦积区坚持改革破题、实践解题,扎实推进街道赋权扩能工作,制定了赋予街道党工委4项职责职权的实施办法,让街道管理更加顺畅、说话更有分量,极大提升了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协调能力。

    赋予街道职责职权只是麦积区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组合拳”之一。近年来,麦积区严格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既做好赋权扩能的“加法”,又做实形式主义的“减法”,让街道社区干部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

    针对机构改革后一些街道社区对所承担的职责不明晰,既担心干少了“缺位”,又害怕干多了“越位”的情况,麦积区在整合街道职能,优化街道机构设置,建立顺畅高效的街道管理体制的同时,分别明确了街道、社区2个层面的职责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确保街道社区依规用权、照章办事。

    “会议多,文件繁,证明材料开不完,天天围着表格转”……这几乎是社区干部的工作常态。开不完的会、填不完的表,既耗神费力,让社区干部焦头烂额;又挤占时间,让社区干部没有更多精力服务居民。针对这一现象,麦积区民政局牵头,区发改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联合出击,共同开展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排摸清理工作,全面取消了20项不需要由社区出具的证明事项。看到清理工作初见成效,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邵海云说:“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其他职能单位持续抓好这项工作,构建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社区万能章’‘证明大本营’的问题,防止清理工作成为‘一阵风’。”

    同心协奏“一首曲”

    构建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

    在道北街道北山路社区的会议室里,区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书记王晓君与该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吴荣艳分别在《共建协议书》上签下了名字。在当天举行的共建“主题党日”活动中,两个党支部以“深化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共同参观了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铁路分馆,重温了铁路建设者投身革命、建设的伟大历程,切身感受了铁路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让党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

    麦积区坚持把“双报到”机制作为深化城市党建共驻共建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先后采取下发通知、会议部署、发函提醒等方式,督促区直各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截至目前,完成单位党组织报到161个、在职党员报到3840余名,实现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在职党员“全覆盖”。

    一群志愿者挥动着笤帚,认真地清扫着垃圾,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一会儿的功夫,便让小区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了,路过的群众都为他们纷纷点赞。这群辛勤的劳动者,正是来自天成中学的党员教师们,眼前这一幕是他们到社区报到登记,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场景,而这也只是麦积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麦积区紧紧围绕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创建文明城市等重点工作,积极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居民群众活动中践行了党的宗旨、密切了干群关系。

    为了深入推进结对共建工作,麦积区各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共同商议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健全完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整合盘活阵地、文化、服务等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开展以一次“主题党日”、一次党课、一次帮扶慰问、一次联谊为内容的“四个一”结对共建活动。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让社区与辖区单位拧成了一股绳。

    顶着冬日的严寒,坚守在帐篷里,认真登记出入人员信息,定期开展消毒消杀,用默默付出守护着网格内居民的健康……他们就是社区的网格员,在城市疫情防控工作中功不可没。麦积区坚持网格化精准管理,按照小区、楼栋分布,把每个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将社区干部、支部党员、片区民警、志愿服务者等力量全部下沉到网格,定期开展走访居民、收集民意、代办服务,延伸基层治理服务触角,将居民矛盾问题“一网打尽”,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携手共育“一家亲”

    打造高效务实、便民为民的服务模式

    近年来,麦积区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行“居民说事”制度、“民情流水线”工程等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模式,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力量,构建了载体丰富、多元多样的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居民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工作者,我们老年人腿脚不便,去医院体检很麻烦,多亏你们让我们在小区里就享受了健康体检……”花牛镇地校社区的老人们笑着说。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该社区主动发挥协调作用,将健康体检搬到了居民家门口,组织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为辖区内63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了免费健康体检,并积极宣传健康知识,让老人们认识体检的重要性,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医治,进一步提高了辖区老年人健康水平。

    曹彦洲是道北街道前进路社区的一名居民志愿者,经常在小区开展义务巡逻、帮忙修理上下水等,尽管他还要照顾80多岁、坐着轮椅的母亲,但邻居们的大小事,他都力所能及地去帮忙。“人与人之间的帮助,看似平常却异常珍贵。”该社区党委书记吴梅说,“志愿服务可以感染多人,也能造就和谐文明的社区。”目前,前进路社区通过整合党员、居民和社工力量,先后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治安巡逻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帮困助残志愿者等8支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注册学雷锋志愿者700多名,每年开展活动多达200余次。

    “楼上住户的地暖破了,导致我们楼顶漏水,现在家里到处全是水,该怎么办呀……”社棠镇渭北新区11号楼的董师傅火急火燎地跑到成纪社区的居民议事厅说道。看到董师傅如此着急的样子,社区书记周春东赶紧跟着董师傅来到他们家中,仔细检查房屋受损情况,并第一时间联系了小区物业,多次找楼上住户协商解决的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上门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赔偿方案,也让周春东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周春东经常说,居民有事找社区,是信任咱们,我们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认认真真地办好,这样才能对得起群众的信任!

    桥南街道书苑社区是去年区委、区政协确定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试点社区之一。该社区坚持把协商民主作为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的重要载体,向辖区居民群众广泛征集协商事项,组织召开“有事好商量”议事会,协调解决了居民反映强烈的卫生治理、美化绿化、取暖供热等10余件事,将矛盾化解在基础、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一起一起矛盾的化解,一件一件实事的办理,既赢得了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支持,也调动了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做实支撑“一揽子”

    提供多管齐下、坚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万丈高楼平地起。麦积区始终把强化基础保障放在首位,坚持钱往基层投、人往基层走、政策向基层倾斜,在经费、阵地、人员等关键要素上集中发力,不断夯实城市党建工作基础,让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

    “年底前必须改造到位,让社区入驻办公……”为了彻底解决部分社区阵地面积不达标的问题,麦积区委书记张智明带领组织、民政、建设等相关部门,深入到街道社区开展专题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采取购买、置换、合并使用、公房调剂、改造提升等方式,去年提标改造社区阵地16个,全区35个社区阵地面积全部实现达标。同时,麦积区积极整合民政、卫健、综治等部门资源,规范设立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分类设置服务窗口,优化办事流程,打造了集党建活动、为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针对社区事务增多、服务力量不足的现状,麦积区面向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不断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去年以来公开选聘专职社区工作者50名,全部安排到35个社区工作,极大优化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年龄和学历结构。

    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麦积区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稳定投入机制,自2018年以来每年列支500万元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用于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重点工作。同时,从去年开始,区财政又专门列支223.84万元资金,为新招聘的专职社区工作者每月发放3000元工资,全面落实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切实解决了专职社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真正沉下心来服务居民群众。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27510929